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
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
此际衣偏湿,熏笼著麝煤。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山房》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房中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轩窗四面开,
从四个方向打开的窗户,
风送海云来。
微风吹动着带着海云的清风。
一阵催花雨,
一阵催促花朵开放的细雨,
数声惊蛰雷。
几声震撼人心的惊雷。
蜗涎明石凳,
蜗牛留下清液的明亮石凳,
蚁阵绕山台。
蚂蚁在山台周围形成一道阵列。
此际衣偏湿,
此时我的衣服稍微湿润,
熏笼著麝煤。
散发着麝香的熏香笼罩着。
诗意和赏析:
《山房》通过对山房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与自然的互动。诗中的轩窗四面开,风送海云来,形象地表达了山房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特点,让读者感受到清新宜人的气息。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生动地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花朵绽放的美好景象,并用雷声惊醒人们,提醒他们注意到春天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蜗涎明石凳、蚁阵绕山台,通过描绘细小的生物,给予了山房更加细腻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微观的生命活动,让读者感受到山房中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的衣服湿润和麝香的气味,更增添了山房的陶醉和宁静氛围。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细节,展示了山房中的宁静、和谐与自然之美。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山房的宜人环境,同时也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轮回。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与自然融合的感觉,让读者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放松。
春来无点雨,三月始闻雷。晓殿鸣檐急,群公罢食回。燕迎风翅健,马踏雾泥开。晚觉微阳透,飞光上绿槐。
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终须买取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
老龙高卧复何求,韬敛风雷自一湫。不恨如麻无雨脚,却愁生耳有禾头。向来河内惭移粟,此去江边欲具舟。龙若有灵须早计,霖霪莫待火西流。
六钟翕协六变成,八佾倘佯八风生。乐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春风何萧萧,和雨复兼雪。坼花功未深,偃草势曾烈。毗城癡爱老,怯寒对清拙。衰岩影响士,难御同孤劣。鳌峰人不来,柴门亦休闭。松头栗鼠下,时把藤牀啮。庭际霜禽归,屡吸苔钱缺。一旦春风息,暖日生林樾。幽径磐石上,拄筇行且歇。无弦兮莫弹,有语兮存舌。冷落流水声,古之
间岁流虹节,归轩出禁扃。奔波陶畏景,萧洒梦殊庭。境象非曾到,崇严昔未经。日斜乌敛翼,风动鹤飘翎。异苑人争集,凉台笔不停。石门雾露白,玉殿莓苔青。若匪灾先兆,何缘思入冥。御炉虚仗马,华盖负云亭。白日成千古,金縢閟九龄。小臣哀绝笔,湖上泣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