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已是秋阴更夕曛,乱山高下起寒云。
危楼愿见客何处,远笛不知人厌闻。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
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

作者介绍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是宋代文同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云彩已经笼罩了山城,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混沌的暮霭。高耸的山峰上升起了寒冷的云雾。我站在危楼之上,希望能见到远方的客人在何处,但远处传来的笛声并不知道是否有人厌倦了听。生活中的岁月在我身外流逝,眼前却不断涌现着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这种愁苦之情有谁能够衡量得了呢?我直接引用了庾信的文辞,以表达我的沉重心情。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城秋日的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一种孤寂、忧愁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诗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山城秋天的景色,感叹岁月的流逝和生活中的烦忧纷扰。他期望能够有客人相伴,但却不确定是否有人愿意来。这种孤寂和无奈的情绪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描绘。

诗中的"乱山高下起寒云"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山城的景色,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危楼的意象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远处传来的笛声象征着远方的人事,但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来到这里。"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流逝和生活中纷繁事物的感叹。最后,诗人引用庾信的文辞"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表达了他对愁苦之情无法被他人理解的无奈。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山城的景色,通过展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愁之情。同时,引用庾信的文辞使诗词更具文化历史的内涵,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表达诗人内心情感为主线,通过精湛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审美追求。

  • 《题周进士古木清猿图》

    昔从锦城来,却过愁猿道。千崖万嶂不可闻,此中哀怨令人老。况是西江秋水来,冲波逆折鸣风雷。攀萝涉水苦难度,腾枝抱子俱萦回。空林阴阴不知处,前惊后呼若相语。正当绝险陵天梯,揽辔听来泪如雨。君不见蚕丛开国通秦关,六龙西幸仍跻攀。猿声鸟道有如此,一为长歌《行路难》

  • 《春晴》

    新年恒霁色,芳草茂春晖。小径通玄鸟,高窗拓翠微。风轻扶蝶翅,洲暖曝鱼衣。只是幽期惯,邻翁醉与归。

  • 《享庙禋郊诗·享庙八韵》

    左庙崇清烈,前郊赴享期。瞻言七世室,并荐一元祠。乐变摐金备,天行步玉迟。香茅均奠鬯,锦册不惭辞。有诏回宸辇,他宫奉母仪。衣冠对游月,脂泽感平时。俟献庭虚次,登歌拜受禧。大哉王者孝,万叶焕烝彝。

  •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龟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筋,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老木成乔林,秋空见明月。芥子之中入正定,须弥山中从定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 《示儿》

    我昔读书夜达晨,膏烛且尽继以薪。年来渐知得力处,箪瓢陋巷忘其贫。尔曹有身须自立,幸逃薪水共朝夕。不于文章自勤苦,长大始悔何益。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