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扫地花(双调)》

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
暗黄万缕。
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
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
信流去。
想一叶怨题,今在何处。
春事能几许。
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
泪珠溅俎。
叹将愁度日,病伤幽素。
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
黯凝贮。
掩重关、遍城钟鼓。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作品评述

《扫地花(双调)》是宋代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晓阴昏暗,太阳被雾霭和烟雾遮蔽,
远方迷失在广袤的平原上。
暗黄色的光线斑驳而微弱。
听着鸣禽按照曲调啼鸣,
一个年轻女子身躯轻盈欲舞。
曲径细绕回堤,马儿停在河桥下躲雨。
河水无声地流淌着,不知去向。
我想起一片叶子上的怨恨之情,如今它在何处。
春天的事情有多少?
我随意占据一块地方,手持酒杯,扫花寻找道路。
泪珠溅在酒肴上。
我叹息着度过忧伤的日子,病痛使我黯然失色。
愤怒深入我心,听说君王的妃子更加痛苦。
阴暗凝聚,笼罩着重重城门和钟鼓。

诗意:
《扫地花(双调)》描绘了一个昏暗的清晨景象,太阳被雾霭和烟雾掩盖,远方的景色模糊不清。诗人通过描述昏暗的氛围和一系列意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苦闷。诗中的女子轻盈欲舞,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对美的追求。然而,诗人的心境却被忧伤和病痛所笼罩,他感到愤怒和苍凉。整首诗以幽暗的色调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困惑。

赏析:
《扫地花(双调)》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诗人通过暗淡的景色和悲伤的意象,表达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对生活的痛苦体验。诗中描绘的昏暗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构成了一种悲凉而幽暗的氛围。女子轻盈欲舞的形象则与诗中的沉重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思索和共鸣之感。

  • 《夏日》

    侧卧横眠百不知,轩窗寂寂雨丝丝。岂无布袜青蛙兴,过却梅天出未迟。

  • 《闻征四处士》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因知丈夫事,须佐圣明君。白酒全倾瓮,蒲轮半载云。从兹居谏署,笔砚几人焚。

  • 《夜酌》

    遥夜浇愁赖麴生,灯前忽见卧长瓶。比红有句狂犹在,染白无方老已成。园径露萤黏湿草,塔檐风铎乱疏更。悲秋要是骚人事,未必忘情胜有情。

  • 《游华山云台观》

    华岳独灵异,草木恒新鲜。山尽五色石,水无一色泉。仙酒不醉人,仙芝皆延年。夜闻明星馆,时韵女萝弦。敬兹不能寐,焚柏吟道篇。

  • 《次韵德先步月答所问语》

    夜景湛虚明,浩然无与京。如今苏氏妇,但指圣人清。

  • 《忆秦娥》

    中斋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随韵寄情不觉悲甚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