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已随花事残,东风急处省凭栏。
枝头青子生来苦,守得黄时也自酸。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爲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着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爲《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卷。
《三月十七日食梅子有感》是宋代舒岳祥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事情已经随着花儿残败而逝,
在东风急促的地方,我依栏而立。
梅枝上的青子,生来就是苦涩的,
即使守到它变黄的时候,也依旧自酸。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三月十七日食梅子时的感受和联想。春天已经过去,花儿凋谢残败,只留下了梅子。作者站在阳台上,感叹春天的逝去,同时品味着梅子的滋味。梅子虽然在树上生长时苦涩,即使成熟变黄也不甘甜美,但作者仍然品味其中的酸涩,寄托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凋谢和品味梅子的苦涩,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梅子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生活中的酸楚和苦涩。作者通过梅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苦难和挫折的认识。即使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作者仍然能够从中品味出一种特殊的酸涩滋味,表现出坚韧和豁达的心态。
此外,诗中的东风也起到了烘托的作用。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带来了温暖和生机。然而,在东风急促的时候,作者却感到一种无法挽回的逝去。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增加了整首诗的深度和哲理。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梅子的形象和对春天逝去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酸楚和苦涩的领悟,同时展现了一种坚韧和豁达的心态。
虽与尊公甲子同,悬鹑久矣愧华虫。程仇不□□□魏,王贡安能胜鲍龚。时有放歌吟屋破,且无□□□途穷。故山处处薇堪采,何必支离粟几钟。
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君看妙莲华,本出汙泥中。两松痛埽溉,下有簿书丛。汙洁无二致,喧寂本亦同。於潜今畿邑,蜀道万里通。至今存古意,民风尚醇醲。一邑既当问,尤宜抚疲癃。蓝田文最高,后学仰韩公。彼言盖有激,昧者但称工。成案漫不省,丞载
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騧。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第十九卷
闭户晶我事,山光满盈几。饭余曲肱睡,一觉颇酣美。心平不作梦,境寂如止水。山童为煎茶,茶熟我当起。
万指相从作正观,出求卧席著蒲团。恬处敛雨野云薄,湛若磨风秋水寒。卷去犹知鼻头痛,坐来方信髑髅乾。芦花明月阿谁事,人在江湖把钓竿。
罗幕护寒遮晓雾。爱日烘晴,又是年华暮。潇洒江梅争欲吐。暗香漏泄春来处。何日寻芳溪畔路。挈_携筇,写景论心素。千里相逢真曾遇。羡君解道江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