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苍生起病癯,参军药裹欲何如。
湖东道义为针石,不用先生肘后书。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散药过东湖戏作绝句寄陈巨中》是宋代诗人毛滂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散药过东湖戏作绝句寄陈巨中
谁为苍生起病癯,
参军药裹欲何如。
湖东道义为针石,
不用先生肘后书。
中文译文:
谁为了苍生而身患病痛,
参军之药该如何包裹。
东湖之东的道义如同针石,
不需先生的书信在后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医药救人的思考和对道德义理的探讨。
首先,诗的前两句写到了作者自己患病的困境,他明白苍生的病痛需要医治,而他自己也想为此尽一份力量。参军药指的是治病救人的良药。然而,作者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提出了一个疑问: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药物?这里的药裹可以理解为用药的方式和方法。作者关注的是如何将药物分发给需要的人,如何确保药物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接着,诗的后两句描述了东湖之东的道义。湖东指的是湖南洞庭湖一带,这里的道义可以理解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作者认为,湖东的人们对于道义有着坚定的追求,就像针石一样坚硬。他们的道义观念使得他们在散发药物时不需要作者的书信来提醒或指导,因为他们已经明白应该如何去做。这里的先生指的可能是作者自己,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尊敬的医者。
整首诗词通过对医药救人和道义观念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责任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的关注。作者认为湖东的人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们在医药救人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做出正确的行动,不需额外的指导。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于医药救人和道义的理解和思考,揭示了他对于社会伦理和人性的关切。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诗词留下了深刻的思考空间,引发读者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和社会道德的思考。
老矣丹心在,愁来酒兴浓。江山遗古意,云水淡秋容。落日孤村笛,微风远寺钟。平生善知识,却忆妙高峰。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谦以表性,恭惟立身。洪规载启,茂典方陈。誉隆三善,祥开万春。
满街芳草卓香车,仙子门前白日斜。肠断东风各回首,一枝春雪冻梅花。嫩烟轻染柳丝黄,句引花枝笑凭墙。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秋光点点明人眼,不比寻常岩桂花。天与刘郎作嘉瑞,枝枝金粟间丹砂。
不服丹砂不茹芝,老来四体未全衰。有人问我期颐法,一味胸中爱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