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三天竺还五首》

松枝垂地荫松身,恨不移家此卜邻。
石上一根长数丈,似吾细看更无人。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三天竺还五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本诗描绘了一幅垂枝苍松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离家在外的思乡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松枝垂地荫松身,
恨不移家此卜邻。
石上一根长数丈,
似吾细看更无人。

诗词中文译文:
松树的枝条垂到地面,为松树提供了茂密的荫蔽。
我心中懊悔不已,希望能将家迁至这里,与松树为邻。
在石头上有一根长长的树根,似乎没有人像我一样仔细观看。

诗意: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题,通过描绘松树的形态和作者的心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松树是常见的木本植物,它的特点是枝叶茂盛,树姿挺拔,常常被赋予忍耐、坚韧的象征意义。诗人以松枝垂地、树根伸展的景象,暗喻自己离家在外的困苦境遇,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赏析:
诗词通过描写松树的形态,展示了生活在异乡的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松树的枝叶垂到地面,形成了一片茂密的荫蔽,给人一种幽静、凉爽的感觉。作者希望能够将家迁至这里,与松树为邻,表达了对家乡的向往和渴望。而石头上一根长长的树根,似乎没有人像作者一样仔细观看,暗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感。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思乡之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松树所带来的宁静和安慰。

  • 《句》

    径通花竹禅房寂,云卧衣裳画梦闲。

  • 《句》

    闽川景物清宜画,萧寺楼台丽欲浮。

  • 《己未耿天骘著作自乌江来予逆沈氏妹于白鹭洲》

    朔风积夜雪,明发洲渚净。开间望锺山,松石皓相映。故人过我宿,未尽跻攀兴。而我方渺然,长沙一归艇。款段庶可策,柴荆当未暝。与子出东冈,墙西扫新径。

  • 《大观宗祀明堂五首》

    有邦事神,享帝为尊。内心致德,外示弥文。嘉玉效珍,主以量币。恭钦伊何,惟以宗祀。

  •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广宣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 《水调歌头(甲辰皖山寄治中秋招客)》

    甫营亭子小,花柳斩新栽。衰翁余暇,何妨领客少徘徊。堪叹人生离合,恰似燕莺来往,光景暗中催。芦荻晚风起,明日满沙堆。去年秋,如此夜,有谁陪。欲挽天河无路,满眼总尘埃。未了痴儿官事,行止从来难定,又趣到苏台。不作别离句,共醉十分杯。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