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入湘二首》

入湘无浊水,天亦悯忠臣。
阴结鱼龙气,香闻兰杜春。
高吟方有思,静望忽伤神。
舟上多渔父,应无似昔人。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入湘二首》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湘江,清澈无浊水,连天空也为忠臣感到悲伤。
湘江水中凝聚着龙鱼的气息,空气中弥漫着兰花杜鹃的芬芳。
我高声吟唱时才能有所思考,静静凝望时却突然伤感起来。
船上有许多渔父,但他们应该不像古时的人们那样。

诗意:
《入湘二首》通过描绘来到湘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诗中描绘了湘江水清澈无浊,象征着忠臣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天空对忠臣的怀念之情。诗中还描绘了湘江水中弥漫着龙鱼的气息和空气中充满了兰花和杜鹃的芬芳,展示了湘江的美丽景色。诗人在湘江畔高声吟唱时思考问题,但在静静凝望时却被突如其来的伤感所打动。最后,诗人提到船上的渔父,暗示着现代社会与古时的文人境遇的不同。

赏析:
《入湘二首》以湘江为背景,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感慨和内心世界。诗中利用对比手法,以湘江清澈无浊的形象象征忠臣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精神的赞美和对忠臣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描绘湘江水中的龙鱼气息和花香的弥漫,展示了湘江的美丽景色,给读者带来视觉和嗅觉的享受。诗人在吟唱和凝望之间切换,表达了思考和伤感的交替心境,增加了情感层次。最后,通过提到船上的渔父,与古时的人们进行对比,暗示了现代社会与古代文人的差异和变迁。整首诗以湘江为线索,以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为主线,展示了作者对湘江的独特情感和对历史时代的思考。

  • 《新养白鸡毛羽如玉殊可爱》

    赤帻峨峨玉羽明,篱间新织竹笼成。老人从此知昏晓,不用元戎报五更。

  • 《咏史五首(录二)》

    陇西李都尉,骁勇称将材。提师浚稽山,一鼓单于摧。步卒五千人,转战昏阴霾。道穷矢亦尽,惜哉勇弗裁。捐躯诚独难,大义岂不乖。得当纵报汉,二心安可怀。迢迢五原关,思归隔天涯。遂使铁石心,化为土与埃。终然没胡沙,竟为百世哀。

  • 《须菩提赞》

    倚杖而立,示真般若。手中册子,云何抄写。长老若不放下,疑杀后生尊者。

  • 《自述》

    年踰关百颇酸心,眼底朋俦试选抡。松竹梅花三益友,诗书画卷一閒人。北窗高卧那非乐,南阮甘贫只任真。却喜生无荣辱事,底须姓字动朝绅。

  • 《石芝诗(并引)》

    予昔梦食石芝,作诗记之,今乃真得石芝于海上,子由和前诗见寄。予顷在京师,有凿井得如小儿手以献者,臂指皆具,肤理若生。予闻之隐者曰,此肉芝也,与子由烹而食之。追记其事,复次前韵。土中一掌婴儿新,爪指良是肌骨匀。见之怖走谁敢食,天赐我尔不及宾。旌阳远游同一许,

  • 《咏鹤》

    青山修竹矮篱笆,彷佛林泉隐者家。酷爱绿窗风日美,鹤梳轻毳乱杨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