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东南郡,重来访旧居。
此心能有止,他境更谁如。
入径看生笋,临池想跃鱼。
仍贪田舍乐,植杖劝芸锄。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入万家园》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自己行走在东南郡的景色,再次回到旧居中,表达了对于内心归宿的追求和对外界境遇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走遍东南郡,再次回到旧居。
这颗心能否安宁,其他地方又有谁能如此。
走进小径看到新生的竹笋,来到池边想起跃动的鱼。
仍然贪恋田舍的愉悦,拿着杖劝人耕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行走东南郡的描写,暗示了他曾四处流浪,但最终回到了自己的旧居。诗人表达了对内心温暖归宿的渴望,同时对外界的变迁和他人的境遇产生了思考。
在诗中,诗人观察到了生长在小径旁的竹笋,这种新生的生命象征着希望和活力。而站在池塘旁边,他想起了鱼儿的跃动,这是对自由和奔放的向往。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中对于安宁和自由的追求相呼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贪恋着田舍的宁静和乐趣,持着手杖劝告人们耕种。这表明诗人对于朴素的生活方式的珍视,并希望他人也能享受其中的喜悦。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归宿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思考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的渴望。
谁氏夸豪力,琳宫一手开。光辉动金碧,潇洒绝尘埃。煮石洞中火,流霞天上杯。篮舆穿翠樾,只为听琴来。
寰中风穴不一处,斯井乳化能伏流。暗接高源常秘惜,不离陌路自清幽。土囊空艳高人赋,水品难逢处土收,宴坐岩头默斟取,清凉此意与谁谋。
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英魂无托子孙绝,史笔不知忠义多。欲反髑髅生世乐,近来富贵亦消磨。
淮阳学舍旧相依,常诵曹溪第一机。却到江西心有悟,回看过去事皆非。孤舟远适身如寄,二顷躬耕道自肥。欲看齐山君去否,闲中徒侣近来稀。
石路崔嵬云上头,北云南雪此鸿沟。谁人题作踟蹰岭,不到山心不当游。
河流有深曲,舟子莫能知。弭棹临沙屿,微吟西日驰。平明春色霁,两岸好风吹。去去川途尽,悠悠亲友离。汉宫成羽翼,伊水弄参差。为惜淮南子,如何攀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