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迳石墙分竹色,两桥涧水和松风。
山灵怜我嗜幽胜,洗山林峦晚照红。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入青城山门诗》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条小路在石墙之间,分隔出竹林的颜色。
两座小桥跨越溪水,与松风相和谐。
山灵之神怜爱我对幽胜的追求,
在傍晚的余晖中,山林和峦岭洗涤得红彤彤。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进入青城山门的景象。诗中通过山门中的一条小路、石墙、竹林、溪水、小桥和松风等元素,展示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山水画面。作者感受到山灵之神对他对幽胜之地的钟爱,同时在傍晚的余晖中,山林和峦岭变得红彤彤,给人以宁静和温暖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青城山门的景色,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对山水环境的喜爱和对幽胜之地的向往之情。诗中的山灵之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使整首诗词更具意境。傍晚的余晖将山林和峦岭染成红色,给人以宁静和温暖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宁静。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青城山门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积雨灵香润,晚风红药翻。盥手散经帙,烹茶洗睡昏。野僧甚淳古,养拙贲邱园。风怀交四境,蓬藋底百椽。山林皋壤欤,可为知音言。而我与人乐,因之名此轩。孟夏妪万物,正昼晦郊原。隔墙见牛羊,定知春笋繁。俄顷倒干戈,水攻仰翻盆。地中鸣鼓角,百万薄悬门。部曲伏床下,少定
江头旗影弄青红,似说朝天四牡东。抱病不容攀辔勒,送行那复遣儿童。田均税敛千年利,福及疮痍九郡同。此去定知还禁近,从来阴德报宜丰。
萧萧落叶早寒天,忽送秋声到耳边。千里客心惊岁月,五湖乡梦入风烟。青山红树还家路,绿水沧洲载酒船。夜半灯前对儿女,白头重话谪居年。
江上春肥衰草生,林梢烟暖乳鸠鸣。青山与我一面雅,白鸟令人双眼明。云净有时看雨泣,水平无处觅溪声。折芳弄翠浑閒冗,时与樵渔错杂行。
採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莲。
积雪千林冻欲摧,倚栏日日望春回。天公为我传消息,故遣梅花特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