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儒巾》

儒冠同昔日,吾道未尝衰。
毕竟犹存古,从教不入时。
簪花何足逊,漉酒尚堪为。
懒把青铜照,伤心两鬓丝。

作者介绍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作品评述

《儒巾》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儒帽与往日一样,
我的道路从未衰退。
终究是古代的存在,
教诲却不合时宜。
花簪何等不足比拟,
滤过的酒仍值得品味。
我懒得去照镜子,
两鬓的丝线已伤心。

诗意:
《儒巾》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儒学的坚守和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的“儒帽”象征着儒家的学问和传统,诗人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道路,并认为儒学并未衰败。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学问已经不再合时宜,无法与时代接轨。他对于时光的流逝和自己的境遇感到忧伤,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

赏析:
《儒巾》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对儒帽、花簪和青铜镜的描绘,展现了传统文化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对比。诗中的“儒帽”代表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而“花簪”和“青铜镜”则象征着时尚和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诗人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中有些格格不入,他对于传统的执着和对时代的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自省和忧伤的口吻写就,诗人对于自身的困境和价值观的冲突感到无奈和伤感。然而,诗人并没有彻底放弃自己的信仰,他仍然坚守着儒学的道路,尽管他知道这并不容易。这种坚守和对传统的思考,使得诗人的形象显得坚定而可敬。

《儒巾》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个人与时代的对立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这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表达,又寄托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和对时代变迁的觉察,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

  • 《严子陵钓台》

    聘幣凡三到水涯,东都莫是欠人才。当时若使无新室,此地安知有钓台。鱼水相忘身外乐,羊裘曾卧禁中来。桐江一派清如昨,千古高风挽不回。

  • 《泊巴东》

    偶泊巴东古县前,宦情乡思两绵绵。不堪蜡炬烧残泪,雨打船窗半夜天。

  • 《宿扬州》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 《题刘后村所跋杨朴移居图》

    曾对君王已放还,何须当道把渔竿。使轺将宿人将避,拗折渔竿趕入山。

  • 《次韵友人》

    只将梦幻视浮生,志念俱消岂复增。竹杖芒鞋轻胜马,布衣蔬饭淡於僧。睡魔为祟勤呼茗,病眼羞明懒近灯。好把金鎞轻掠削,近来知有阿谁能。

  • 《题林文之诗卷二首》

    君豪自合相推逊,吾老犹堪共切磋。有许奇奇并怪怪,直将少少胜多多。风人所作葩而正,治世之音乐以和。他日薰弦要赓载,勿为处士五噫歌。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