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儒家秋》

芦苇西风雁影孤,凄凄凉气入郊墟。
铁檠灼烁三更雨,道脉精微几卷书。
潘鬓星霜愁发短,韩堂风露故交疏。
朝迁有道奎星显,何苦蓬窗守蠹鱼。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作品评述

《儒家秋》是宋代诗人陈普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中文译文:
芦苇在西风中摇摆,雁影独自飞过,凄凄的寒气笼罩着城郊。铁檠闪烁着三更的雨,儒家的经典蕴含着精微的道理,如同几卷书籍。潘鬓已被岁月打上了愁苍,韩堂里的风露使旧日的友谊疏远。在官场晋升中,有道德的人才得以显露,为何要郁郁于蓬窗之下,守着无用的书籍?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秋季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传达了一种忧思之情。芦苇摇曳、雁影独飞,凄凉的气氛在城郊蔓延,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忧愁。铁檠闪烁的雨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此同时,儒家经典所蕴含的道理在作者心中闪耀,使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学问的博大精深。潘鬓已被岁月侵蚀,韩堂里的友情也逐渐疏远,呈现出岁月无情的现实。然而,作者提到了官场晋升中有道德的人才会显露,暗示着他对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虚幻有所思考。最后,作者质问为何要守着无用的书籍而郁郁不得志,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的追问。

赏析:
《儒家秋》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孤寂的秋景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忧思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芦苇、雁影、铁檠等形象的描绘,创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将作者的孤独和忧愁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感染力和意境。同时,诗中通过对潘鬓、韩堂、官场晋升等人事的描写,呈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际关系的变迁,使诗词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最后,作者以质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凸显了对权力和虚幻的质疑,体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体而言,《儒家秋》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既有情感的表达,又蕴含了对人生意义和权力困境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和思维的碰撞。

  • 《大梁送友人东游》

    自古东西路,舟车此地分。河声梁苑夜,草色楚田曛。雁已多南去,蝉犹在此闻。圣朝无谏猎,何计谒明君。

  • 《伐木》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伐木于阪,酾酒有

  • 《腊中得雪快晴成古风呈尧章銛老》

    苍头熟睡唤不应,光射纸窗疑月明。更筹可数夜方半,杙上一鸡先误鸣。晓起飞花堆户外,幻出人间无色界。九街车马不知寒,蹴蹋银杯翻缟带。杲杲日升东海东,须臾光彩蒸霞红。不忧桂玉顿增价,人在冲融和气中。贝阙珠宫五云际,遥知天上龙颜喜。麦畦白白覆青青,农事来年定丰美。

  • 《偈颂一百六十首》

    一喝分宾主,照用一时行。要会个中意,日午打三更。

  • 《徐祠曾碑久仆前山长胡端逸与士友共竖之邀予》

    短世人间厦几颠,高风湖上榻犹悬。荒凉士竖残碑日,辽邈官修废祀年。万古南州人似玉,千秋曾子笔如椽。斯文未丧神犹在,会见冠裳拥坏阡。

  • 《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裴度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刘禹锡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白居易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张籍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林塘难共赏,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