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士家园为我开,树头树底锦堆堆。
书生大嚼真快意,不枉戎州走一回。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戎州》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戎州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这个地方的豪士生活和舒适自在的感受。
译文:
豪士家园为我开,
树头树底锦堆堆。
书生大嚼真快意,
不枉戎州走一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豪士的家园为起点,表达了作者对豪士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提到的"树头树底锦堆堆"描绘了这个家园的美丽景色,或许是指树上或地上盛开的花朵,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一个"书生",形容他在戎州的生活非常悠闲自在,享受着翻阅书籍的乐趣。"大嚼真快意"这句话表达了书生津津乐道地品味着知识的滋味,感受到了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最后一句"不枉戎州走一回"表达了作者对戎州之行的充实和满意。这句话暗示了作者在戎州的经历给予了他一种深刻的体验和收获,而这次的旅行绝对是值得的。
整首诗通过对戎州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豪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以清新明快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于花草美景和书本知识的热爱,以及在戎州旅行中的愉悦和满足。这些描绘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舒适和快乐的感受,也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赞美和享受。
谩着新亭俯碧漪,高低草树任差池。须知亭扁须时彦,不是谿斋不勇为。水静山深悉天趣,风光月霁足吾师。未妨赋诵铭颜乐,正学於戏无已时。
十年学剑勇成癖,腾身一上三千尺;术成欲试酒半酣,直蹑丹梯削青壁。青壁一削平无踪,浩歌却过连花峰;世人仰视那得测,但怪雪刃飞秋空。老胡畏诛奉约束,假息渔阳连上谷。愿闻下诏遣材官,耻作腐儒常碌碌。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忠谋任起奸谀忌,感涕宁无士卒思。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忠南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遗后医。
南望衡阳积瘴开,去年曾踏雪游回。谩为楚客蹉跎过,却是边鸿的当来。乳窦孤明含海日,石桥危滑长春苔。终寻十八高人去,共坐苍崖养圣胎。
此山岩谷不知重,赤眼浮图自一峰。芒蹻随僧践黄叶,晓光消雪堕长松。石泉试饮先师锡,午饭归寻下寺钟。胜处转多浑恐忘,出山惟见白云浓。
生握藩旌死象梨,泽民山下泽民溪。苍天九重开日月,赤地千里兴云霓。寐假商宗曾得说,爵高韩信屡封齐。英雄不入苍生眼,愿借高风吹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