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仁于庵》

{禾罢}稏围僧屋,檀栾隔槿篱。
月池聊濯足,雪壁剩留诗。
里社皆囷廪,钟鱼亦岁时。
平生松隐赋,回首十年迟。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仁于庵》是陈造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该诗描绘了仁于庵僧屋周围的景色和寺庙内的生活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与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
禾稼收割完毕,僧屋围绕着稻田,檀栾隔开了紫藤篱笆。月亮的倒影在池塘中,可以洗涤我的脚,雪壁上还留有前人的诗作。寺庙中的社稷都有丰富的粮食储备,钟声鱼儿也遵循着季节的规律。我一生都在隐居山林写赋诗,回首望去,十年过得太快。

诗意和赏析:
《仁于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描写展示了一幅安静而宁谧的田园景象。禾稼收割后的僧屋、紫藤篱笆和月亮的倒影在池塘中,都呈现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意境。诗人通过描写僧屋围绕在稻田周围,表现出农耕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融合。寺庙中的社稷丰收,钟声和鱼儿的季节规律,都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

诗人在离开尘世的僧屋中,以隐居山林的方式写赋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倾慕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回首望去,发现时光过得很快,暗示了人生短暂而宝贵,呼唤人们珍惜当下,顺应自然的律动。

《仁于庵》通过清新的描写和深邃的感悟,将自然景物与人文之美相融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宁静、向往自然的情感态度。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宁静与和谐的美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时光的关系,以及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 《洞庭秋月行》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是时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岳阳楼头暮角绝,荡漾已过君山东。山城苍苍夜寂寂,水月逶迤绕城白。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势高夜久阴力全,金气肃肃开星躔。浮云野马归四裔,遥望星斗当中天。

  • 《西江月》

    正月天饶阴雨,江南寒在晨朝。娇莺声袅杏花梢。暗淡绿窗春晓。好梦空留被在,新愁不共香销。小楼帘卷路迢迢。望断天涯芳草。

  • 《刘伯寿秘校》

    将军卷金甲,独卧嵩山阿。千金买蛾眉,昼夜饮且歌。时平武库锁,赂买戎狄和。不复用英雄,惜哉双鬓皤。延我寒夜欢,清尊不辞多。壮气老未已,醉来须屡摩。充国年七十,立功未蹉跎。我欲劝公起,拂尘挥旧戈。公言一世中,欢乐能几何。安用身外名,功高竟消磨。家住太室阳,开门

  • 《玄武湖》

    万骑连山噪虎熊,千艘激浪泣鱼龙。变迁陵谷有如此,应笑铜驼无定踪。

  • 《以二猫送张子贤》

    家家入雪白於霜,更有欹鞍似闹装。便请炉边叉手坐,从他鼠子自跳梁。

  • 《程节推挽诗》

    入官当是学优时,政学尤知念昨非。鬴实剖争真识变,宝刀佩信解知几。人谋是处虽同好,天于是当然识者希。易箦遗言无一愧,死能如此庶全归。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