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仁圣吟》

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
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仁圣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
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仁和圣的思考和探讨。诗中指出,人们常说完美无缺的人是圣人,就像我们常说天空是仁慈的。然而,对于仁和圣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没有人敢妄加评断。

赏析:
《仁圣吟》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哲学观念,深入探讨了仁和圣的本质。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短小精悍,意味深远。

首句"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通过对仁和圣的对比,将圣人与天的仁慈进行了类比。这种类比表达了作者对圣人高尚品德和仁爱之心的推崇。天作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被视为仁慈和宽容的象征,而圣人则是人间的楷模,具有类似于天的特质。

接着,诗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这句话暗示了对于仁和圣的真正含义是难以用言语准确描述的,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和超越。这句话使得整首诗具有了哲学上的思考和探索的意味。

《仁圣吟》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仁和圣的对比和反问,引发读者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它提醒人们,仁和圣是高尚的目标,虽然我们可以向其努力,但其真正的含义和境界是无法完全理解和界定的。这首诗词以深邃的思考引发读者的共鸣,展示了邵雍对人生价值和道德伦理的思索。

  • 《飞来峰猿》

    恐山还欲去,着尔慰山灵。挂处频分影,吟时不见形。鹫峰愁外远,巴峡梦中青。月下三声苦,幽人却要听。

  • 《泊钓台》

    白鹤千秋去不归,山川萧瑟閟光辉。孙郎祖墓今无主,不及先生一钓矶。

  • 《武康溪居即事寄实印大师四首》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 《渔家傲》

    本是潇湘一钓客。自东自西自南北。只把孤舟为屋宅。无宽窄。幕天席地人难测。顷闻四海停戈革。金门懒去投书册。时向滩头歌月白。真高格。浮名浮利谁拘得。

  • 《与潘文叔游稀岳四首》

    欲行雨如蓰,既出云若涌。山高一身微,风动万国洶。岂唯林木悲,亦为毛发悚。众谓当亟回,吾行便贾勇。

  • 《和李十二舍人、裴四二舍人两阁老酬白少傅见寄》

    罢草王言星岁久,嵩高山色日相亲。萧条雨夜吟连晓,撩乱花时看尽春。此世逍遥应独得,古来闲散有谁邻。林中长老呼居士,天下书生仰达人。酒挈数瓶杯亦阔,诗成千首语皆新。纶闱并命诚宜贺,不念衰年寄上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