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尘四敛。
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
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
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
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
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绕佛阁(大石旅情)》是宋代诗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暗尘四敛。楼观迥出,高映孤馆。
清漏将短。厌闻夜久,签声动书幔。
桂华又满。闲步露草,偏爱幽远。
花气清婉。望中迤逦,城阴度河岸。
倦客最萧索,醉倚斜桥穿柳线。
还似汴堤,虹梁横水面。
看浪飐春灯,舟下如箭。
此行重见。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
两眉愁、向谁舒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为主,通过对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尘埃四敛,意味着景物的宁静和清净。楼阁高耸,独立于远处,与孤寂的馆舍形成对比,给人一种高远和幽静之感。清晨的漏水声即将结束,夜晚的长久让人感到厌烦,签书的声音动荡着书幔,为诗中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桂花的香气再次弥漫。他悠闲地漫步在露草间,特别喜爱幽静的景致。花的香气清雅婉转,远望之中,城墙的阴影映照在河岸上,形成了优美的景观。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诗人疲惫的旅途和他在斜桥上醉倚欣赏柳枝。诗人感叹自己的孤寂和凄凉,仿佛置身于汴堤的景色中,桥上的虹梁横跨在水面上,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眺望着波浪中的春灯,船在水下如箭般行驶。他再次来到这个地方,感叹故友难以再次相逢,思绪纷乱。诗人的愁思凝结在眉头上,他不知向谁倾诉。
整首诗以清新、幽静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为主题,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周邦彦以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心境和情感体验。
想像丰姿欲见难,春风容易妒花残。焚香手把遗编读,百遍长吁斗鸭栏。
匹马嘶风去思长,素琴孤剑称戎装。路涂多是过残岁,杯酒无辞到醉乡。云傍水村凝冷片,雪连山驿积寒光。毗陵城下饶嘉景,回日新诗应满堂。
吾兄客关中,果羸施吾宇。兄虽未得还,我岂如妇女。呦呦感微物,涕泗若零雨。但爱果羸茎,屈曲上墙堵。朝见缘墙头,莫已过墙去。物生随年华,还日何足数。
捣餈篘酒荐新春,叹息年来甔石空。不惜解衣供一饷,要令稚子识家风。
[圜钟为宫]金行告遒,玉律分秋。礼藏西郊,毖祀聿修。精意潜过,永孚于休。神之听之,爰格飚施。
修廊千柱压城阴,山并庐山胜二林。六月檐楹无暑气,四时山水有清音。鸟飞不尽上方远,鲸吼希闻别院深。更欲题诗发佳境,泮林讲说总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