姮娥怕闹,银蟾传令,且与遮鸾翳凤。
直须人睡俗尘清,放云汉、冰轮徐动。
山翁散发,披衣松下,琴奏瑶池三弄。
曲终鹤警露华寒,笑浊世、饶伊做梦。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鹊桥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朱敦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姮娥怕闹,银蟾传令,
且与遮鸾翳凤。
直须人睡俗尘清,
放云汉、冰轮徐动。
山翁散发,披衣松下,
琴奏瑶池三弄。
曲终鹤警露华寒,
笑浊世、饶伊做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的景象。姮娥,即嫦娥,害怕喧闹,银蟾传令,准备与遮鸾和翳凤共度美好时光。只有人们入眠,尘世才会清净,才能放开云汉、冰轮,悠然自得。山中老人散发着长发,在松树下穿着衣袍,弹奏着琴,奏出了瑶池仙乐。当曲终时,仙鹤警觉,露水变得寒冷,他笑着看着这纷扰的世界,觉得自己正处在美梦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想象中的仙境景象,展示了作者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如姮娥、银蟾、遮鸾、翳凤、云汉、冰轮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祥和、飘渺而美丽的仙境中。通过对比人间喧嚣与仙境宁静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山中老人散发长发,在松树下披衣,弹奏琴曲,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闲适的氛围。诗的最后,仙鹤的警觉和笑声,既象征了仙境中的生动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超脱和嘲笑态度。整首诗构思奇特,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的想象力,又流露出对于纷扰世事的不屑,具有一定的禅意和仙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鹊桥仙》通过描绘一个美妙的仙境景象,表达了对于现实世界喧嚣的厌倦和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富有节奏感的描写方式,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韵味,给人以美好而遐想的感受。
新霁登多景,斯游亦快哉。双尖浮殿塔,千堞里楼台。潋滟琉璃合,微茫图画开。江山仍似旧,投绂慨重来。
万彙攸成,四方宁谚。工祝致告,普存民力。迺荐斯牲,为俎孔硕。介以繁祉,式和民则。
客里惊嗟又岁除。萧萧寒雨滴茅庐。山深溪转泉声碎,夜永风摇烛影孤。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自取疏。
为人手段十分粗,拳下搜寻一个无。咄这村僧难凑泊,释迦弥勒是他奴。
青阳开动,土膏胍起。日練吉亥,为农祈祉。典秩增峻,备物具美。幄光熉黄,庶几戾止。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