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燕忽若失,断蝉凄复连。
不唯观物化,且以感流年。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去燕》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离开故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离开燕国,仿佛失去了方向,蝉声断续凄凉,又重新响起。不仅是观察万物的变化,更是感受岁月的流逝。
诗意和赏析:
《去燕》通过对离别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时光的思念和感叹。诗中的"燕"指的是燕国,也象征着诗人的家乡。诗人离开了燕国,感到自己仿佛失去了方向,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和无助。蝉声的断续和重新响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变迁。诗人观察着周围的万物,不仅仅是作为客观存在,更是通过感知和体悟,将自己的情感与流逝的岁月相连。诗人的感慨和思考寄寓着对故乡和过去时光的眷恋,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时光的思考融入其中。离别和流逝是人生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个人体验,引发读者对故乡和时光流逝的共鸣。诗人的感慨和思考使诗词更具情感色彩,激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和珍贵时光的思考。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九秋半矩月团团,琼瑶世界夜气寒。羽士跃身导阿瞒,麾斥八极青云端。老柯掷桂香不死,银桥跨空一万里。飞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绿瞳翦水鬓堆雾,风卷缟袖条脱露。琅璈云笛广庭舞,笑乘白鸾弄蟾兔。归裁仙曲作霓裳,天音尽洗凡丝簧。霞裾星佩罗两行,玉环垂手春风场。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
水绕孤村客路赊。一楼风雨角巾斜。举觞无复问煎茶。夜静曲声初喷竹,酒深烛影细吹花。明朝飞鹭起圆沙。
姹紫嫣红色,从知煊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