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酌》

不饮逾时心已灰,黄花忽破杪秋来。
初无雅兴酬佳节,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清时端可赋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处,好遣诗筒数往回。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酌》是宋代陈宓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饮逾时心已灰,
黄花忽破杪秋来。
初无雅兴酬佳节,
谩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复尔,
清时端可赋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处,
好遣诗筒数往回。

诗意:
这首诗以作者在秋天饮酒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流年的思索。诗人感叹时间的飞逝,心灰意冷,黄花凋零,意味着秋天的到来。诗人初时没有酒趣,无法应对美好的佳节,只能勉强拿起酒杯,将霜降下的花瓣浸泡在酒中。诗人感觉自己无法摆脱常态,无法与时光共鸣,但在清净的时刻,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诗人思考着明年的此时此刻,不知身在何处,只能寄情于写诗,希望数年之后能重新回顾过去。

赏析:
《秋酌》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饮酒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黄花凋零和秋天的到来相对照,寓意着时间的无情和万物的变迁。诗人初时没有心境来应对佳节,用“谩把霜英浸玉醅”来形容酒的酿制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无力。然而,在清静的时刻,诗人依然能够领悟到人生的美好,用“清时端可赋康哉”表达了对宁静时光的赞美。最后,诗人思考未来,不知明年的今日将身在何处,而唯一能做的是借助诗筒,将自己的思绪倾诉出来,希望能够回顾过去和寻找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内心安宁和生活美好的追求。这种寄托于饮酒和写诗的心境,使得《秋酌》成为了一首充满哲理和禅意的佳作。

  • 《附:安凤赠别徐侃》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 《和人松江》

    尘缨快濯四桥水,曳履却上三高堂。欲按新图买渔具,短蓑篛笠混行藏。

  • 《别雒下一二知己》

    金鼎光辉照雪袍,雒阳春梦忆波涛。尘埃满眼人情异,风雨前程马足劳。接塞峨眉通蜀险,过山仙掌倚秦高。别来无限幽求子,应笑区区味六韬。

  • 《夏旱四首》

    沟堪揭厉难车水,雨怕讥征不入城。沃野燥刚妨种艺,老农歌哭不成声。

  • 《水调歌头(余初入建府,触妓于马上·后于酒边,妓自言,故赋之)》

    雨声深院里,歌扇小楼中。当时飞燕马上,妖艳为谁容。娇颤须扶未稳,腰褭轻笼小驻,玉女最愁峰。掠鬓过车骤,回首意冲冲。宝钗斜,云鬓乱,几曾逢。谁知去三步远,此痛与君同。玉箸残妆谁见,獭髓轻痕妙补,粉黛不须浓。重见为低诉,余恨更匆匆。

  • 《秋夜》

    萍梗何时定,愁怀与夜长。新秋犹逆旅,故国似他乡。老马频嘶草,寒蛩空殷床。思归不成梦,展转及晨光。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