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求约》

求约未能休厌繁,每於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
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
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

作者介绍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求约》是丘葵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求约未能休厌繁,
每於得处自难言。
书曾过眼平心看,
道不依形触目存。

诗中的“求约未能休厌繁”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作者常常在忙碌中寻求片刻的休息,但却无法摆脱繁忙的琐事。这种厌繁的心情在现代社会中也是许多人共同的感受。

“每於得处自难言”表达了作者在安静的地方得到片刻宁静时,内心的喜悦和无法言喻之感。在这种寂静的环境中,作者感受到了一种心灵的平静和宁静,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书曾过眼平心看,道不依形触目存”表达了作者对于书籍的态度。作者通过阅读书籍,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事物,不被外在的形式所影响。这种心境让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内在的道理和真谛。

“木本草根如有见,山巅水际尽逢源”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原始的力量。这种向往使得作者在山巅、水边等地方都能够感受到自然之源的存在。

“可怜日月惟空过,休听钟声送黄昏”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繁忙生活的拒绝。作者认为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流逝,而人们往往只是在忙碌中虚度光阴。作者希望人们能够停下来,静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思考。通过对于繁忙生活的厌倦和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作者呼吁人们要珍惜时光,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价值。这首诗词提醒人们要反思生活的忙碌与追求,关注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美好,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意义。

  • 《重赠刘原父》

    忆昨君当使北时,我往别君饮君家。爱君小鬟初买得,如手未触新开花。醉中上马不知夜,但见九陌灯火人諠哗。归来不记与君别,酒醒起坐空咨嗟。自我我亦随往矣,行即逢君何恨邪。岂知前後不相及,岁月◇◇行无涯。古北岭口踏新雪,马盂山西看落霞。风云暮惨失道路,◇谷夜静闻◇

  • 《诸公招饮不赴诗送酒》

    又桨浮波日夜催,胥涛不到子陵台。为怜摘菊空盈把,故遣鸱夷送酒来。

  • 《秋夕和吕讲师韵》

    谁弹招隐操,云外伴清幽。午夜山林月,一花天地秋。经窗凉影淡,禅榻古香浮。不作蟾宫梦,凄然忆旧游。

  • 《春社日祀事既毕轿中得三绝》

    辗然冯轼受风吹,吏皂前惊雨湿衣。岂识主人非崛强,一川生意索褰帏。

  • 《钓雪老渔》

    彼渔者何人,莫是沧浪叟。万顷自清心。千山同白首。忘世但生纶。得鱼唯换酒。醉后任扁舟,流到湘川口。

  • 《偈颂一百六十首》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大家出只手,彼此不相饶。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