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满读书林,篝灯报夜深。
肯閒诗有趣,为拙仕无心。
惊鹊择枝宿,幽蝉抱叶吟。
未能游梦境,何处捣衣砧。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踰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夜》是宋代诗人叶茵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夜晚,读书林中洋溢着浓厚的秋意,篝火的灯光闪烁报告着深夜的时分。我情愿留下来静静地写诗,尽管我的才学平平而不起眼,因为我作为一个不求名利的官员,并没有心思去追求诗歌的技巧。
惊起的鹊鸟在树枝上找到了宿处,幽静的蝉虫紧紧地依偎在树叶间吟唱。然而,我却无法随心所欲地在梦境中游玩,而只能困于现实的琐事之中,像打衣服的砧板一样辛勤劳作。
这首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境界。诗人身处读书林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篝火的光芒照亮了深夜中的静谧。诗人对于诗歌的态度表现出淡泊名利的品质,宁愿安心地写诗而不求技巧,这种态度与当时士人追求文采华丽的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鹊鸟和蝉虫则象征着自然界中的鸟语和虫鸣,与诗人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共鸣。鹊鸟选择栖息在树枝上,蝉虫则依偎在树叶间,它们在秋夜中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而诗人却无法像它们一样自由地游走于梦境之中,只能被现实所困扰,为琐事所累。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通过对诗人内心境界和与自然的互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安心写作的态度。这种宁静与隐逸的情感与当时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社会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叶茵独立于世俗之外的人生态度。
新篱三面北通门,藤架阴中细路分。天宇淡青成卵色,水波微皱作靴纹。参差村舍穿林出,缥缈渔歌隔浦闻。忽觉楚乡来眼底,欲题幽句吊湘君。
先生声彻大明宫,顾肯驰驱与俗同。但得琴书娱白日,何须鞭帽犯朝风。未容倦客寻源去,应谓斯人底死穷。它日云林陪杖屦,款承原辈嗫嚅翁。
斋诚羽卫陈,庚戌推蓂荚。灵宫容物备,清庙威仪摄。迟明导玉舆,出宿戒清堞。冥蒙云雾低,泱漭乾坤接。时雪凝九霄,金笳竞三叠。来宾万国会,受职百神协。中夜即坛壝,浓阴驳鳞鬣。及尔圭币升,焕然星斗晔。华锺帝乐张,法从天衢蹑。端门清旭上,肆宥欢声浃。宝图增大号,元历
锐出玄精终宵末。阳焰瑛华祛妖恶。宝梵晶空通照过。丹风秀,万灵无不可。自然妙用无为作。结角罗纹勿差错。朋俦那里全无个。说与呵。
战战复兢兢,犹如履薄冰。虽然叨一掾,还似说三乘。瓶汲南溪水,书来北岳僧。戆愚兼抱疾,权纪不相应。
首岁融春卜有秋,晓行犹自索貂裘。身閒暂脱微官缚,市隐何如此地幽。一水相望三里近,十年重到片时留。买田拟作终焉计,直是飘然不系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