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兴有感》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声。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秋兴有感》

宿雨清畿甸,
朝阳丽帝城。
丰年人乐业,
陇上踏歌声。

中文译文:
夜过清晨的雨洗净了田野,
旭日照耀下,帝王的城市美丽绚烂。
丰收的年景使人们快乐从事各自的事业,
在陇山上传来欢快的歌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和乡村的繁荣之感。宿雨过后,大地得到了滋润,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气息。旭日升起,照亮了帝王的城市,城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丰收的年景使人们感到愉悦,他们全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快乐地工作。而从陇山上传来的歌声,更加显得欢快和充满活力,象征着乡村的繁荣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丰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通过宿雨洗净田野和朝阳照耀城市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的"丰年人乐业"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陇上踏歌声"则象征着乡村的繁荣和人们的欢乐。整首诗词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汉殿》

    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松风。君王寂虑无消息,却就闲人觅巨公。

  • 《读吴季野芝草篇》

    阮生存咏怀,美彼曜朱堂。一荣不复枯,五色异众芳。众芳发朝露,俄以歛夕阳。丹茎起瓦砾,又匪媚栋梁。此禀由至和,君子要有堂。

  • 《已亥杂诗 273》

    欲求缥缈反幽深,悔杀前翻拂袖心。难学冥鸿不回首,长天飞过又遗音。

  • 《六月初九日晚大雨简文显子畅》

    千里归来病作劳,偶因好雨试挥毫。凉声何止到草木,秋意直将侵鬓毛。坐念司功狂欲叫,更怀元亮卧方高。何当过我茅檐底,不独谭诗亦具醪。

  • 《游东山·松风》

    松公奋鬣如啸,终日清风飒然。佳处元非宫徵,谁能写入朱弦。

  • 《陈伯可山亭》

    梯险登霞外,乘流过竹西。寒溪随雨涨,高阁与云霁。双鹤有时舞,孤猿何处啼。清吟无尽兴,白石可留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