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食己德,小人食己力。
万卷空自读,一钱终不直。
使此腹无书,讵可登仕籍。
艰难一饭故,展转百忧集。
前臑不复梦,归灌畦数席。
芋自已足掘,豆荚亦可摘。
所烹无不美,自我锄上出。
寄谢朵颐人,抱饥幸无戚。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晚上,我读书的心情万千。君子以食用自己的德行,而小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虽然读了成千上万卷的书,却无法直接换取一文钱。如果没有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怎么可能登上仕宦的名册呢?艰难困苦只能换来一顿饭,忧愁烦恼却接踵而至。过去的幻想已成泡影,只能回到田间灌溉床席。自己亲手种植的芋头足够采摘,豆荚也可以摘取。无论烹调什么,都美味无比,都是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向那位充实内心的朋友致以感谢,因为我能够忍受饥饿而没有痛苦。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晚上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君子和小人的对比,表达了知识与力量的不同价值。他认为,君子通过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来丰富内心,而小人则依赖自己的身体力量来谋求生计。诗人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万卷书虽然不能直接换取金钱,但它能够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收获,使人具备登上仕宦的资格。诗中的艰难一饭和百忧集,揭示了读书的辛苦和内心的忧虑。然而,诗人并没有对这种境况感到绝望,他通过回归田园的生活,寄托了对自力更生和自我价值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在物质匮乏的环境下对知识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他通过自我劳动的种植和采摘,表达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对劳动成果的自豪。最后,诗人向那位充实内心的朋友表达了感谢和敬意,因为他能够忍受饥饿而心无怨尤。这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对知识的珍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词通过对君子与小人、知识与力量、自我劳动与内心追求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读书和自力更生的理念。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传递了对知识追求和内心世界的珍视,以及对自我努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这首诗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是宋代文人对于知识与人生的思考与抒发。
远及水中蟹,直以投葅醢。
桃叶渡头桃叶春,家家桃叶斗妆新。不知何处初来客,未省吴姬会笑人。
万国仰宗周,衣冠拜冕旒。玉乘迎大客,金节送诸侯。祖席倾三省,褰帷向九州。杨花飞上路,槐色荫通沟。来预钧天乐,归分汉主忧。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眼远孤帆没,临流一怅然。分携惜此日,作恶验中年。惟有加餐祝,仍期得句传。相看俱四十,香火好因缘。
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千年田,八百主。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君不见禾山解打鼓,又不见采菊东篱下,千山万山叠叠高门户。又不见光孝僧堂六七间,日日普请搬泥土。又不见临济主中宾宾中主,二三四七面相睹。报禅流莫莽卤闻,普请欢喜搀先去。去去实不去,途中好善为。来来实不来,路上莫亏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