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不必众,邂逅三五人。
酌酒不在多,浅深十许巡。
高可登即登,不复拘日辰。
可饮即与饮,无问刍牧民。
九月向十月,丹枫日以新。
城东有奇阜,霜寒出嶙峋。
一眺鸿背上,啸歌岸风巾。
吾虽愧孟嘉,不作醒温宾。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晚上,不必要有很多人陪伴,只需要与三五知己相遇。饮酒的量并不重要,只需轻轻地多次品味。如果山高可以登上就登上,不再受限于某个特定的时辰。只要可以一起饮酒,就不必问及庄园的牧民。九月转入十月,红叶如火焰般崭新。城东有着奇特的山峰,寒霜使其显得嶙峋。远眺鸿鸟背上,听着它们高歌,感受江岸的微风拂面。虽然我并不及得上孟嘉(指孟嘉州,方回的故乡),但我并不像醒温宾那样自命不凡。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晚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赞美。作者在秋日的晚上独自游山,不需要众多的陪伴,只需要与几个知己相逢即可。在品味酒的过程中,不在乎酒的多少,而是注重细细品味。作者在登山时不再受限于时间,可以任意选择登山的时刻,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饮酒时也不问及庄园的牧民,体现了对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不重视。诗中还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九月转入十月,红叶如火焰般绚烂,城东的山峰在寒霜的映衬下显得嶙峋。作者远眺鸿鸟背上,感受江岸的微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虽然无法与孟嘉相比,但并不像醒温宾那样自命不凡。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晚上的景色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赞美。作者以简洁而流畅的语言,展示了对自由、自在、自然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社会规范和身份地位的不拘束。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自由、舒适的感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向往。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醉乡。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中五之德方峨峨,胡胡呼呼何奈何。
月淡波寒夜向分,断行孤雁不堪闻。扁舟第四桥南泊,无限清愁寄梦云。
并州霜早。禾黍离离成腐草。马困人疲。惟有郊原雀鼠肥。分明有路。好逐衡阳征雁去。鼓角声中。全晋山河一半空。
参天乔木镇山川,栽种成阴知几年。仰止名园今老矣,卷舒画轴思悠然。
雨雪成岁暮,之子远徂征。酌酒起相送,慨我别离情。池阳实大藩,佐车屈时英。子行一请觐,上计趋吴京。良玉怀贞操,芳兰含远馨。临歧一珍重,即此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