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晚杂书三十首》

煌煌鸡冠花,飞昂丽前轩。
异物尚贵少,焉用此卉繁。
翰音赋首饰,鸣将雄其群。
植物复肖之,天巧讵可原。
细视足诡怪,恶多谓宜芟。
嗟哉近霜草,十九已不蕃。
独兹峙荣豔,岂不胜枯樊。
留以伴嘉菊,亦足华我园。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晚上杂书馆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物世的冷眼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

诗中描述了杂书馆中照耀着明亮灯光的鸡冠花,它们高昂而美丽地盛开在前轩之间。诗人认为异物虽然珍贵,但并不需要过多的繁荣。接着,诗人提到了杂书馆中的文翰音韵,它们像装饰品一样鸣响,雄壮地呼应着自己的群体。诗人认为植物的形态复制了音韵的美妙,这是天道的巧妙之处,不可原始。

然而,如果细细观察这些花草,它们的形态却很奇异怪诞,让人们多认为应当除去。诗人感叹近霜草已经不再繁茂,只剩下十九株,而只有这一簇花草仍然保留着鲜艳的色彩,与其它凋零的花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簇花草陪伴着杂书馆里的嘉菊,已经足够美化了诗人的园囿。

这首诗词以描绘杂书馆中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花草和音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繁华物世的冷漠态度和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诗人以鲜明的对比来强调自然之美的珍贵和独特。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方回对于自然美与人造美之间的思考和感悟。

  • 《归家 [一作赵嘏诗,题作《到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 《华原磬-刺乐工非其人也》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工。乐工虽在耳如壁,不分清浊即为聋。梨园弟子调律吕,知有新声不如古。古称浮磬出泗滨,立辨致死声感人。宫悬一听华原石,君心遂忘封疆臣。果然胡寇从燕起,武臣少肯封疆死。

  •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号八首》

    荡荡天门,金铺玉户。采旄翠旌,流苏葆羽。千官影从,迺导迺辅。都人从亲,填道呼舞。

  • 《黄葵》

    昔年南国看黄葵,云鬓金钗向后垂。今日林容篱落下,秋风寂寞两三枝。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修造工夫已辨,龙神土地亦安。因甚水云来往,尚如月晓星残。

  • 《挽郑夫人二首》

    昔事征西幕,年年拜寿闱。那知丹旐至,曾劝板舆归。元帅抛金印,诸生返布衣。感恩惟有泪,来向路傍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