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学渊明,诗固未易及。
饮酒慕渊明,酒复罕所得。
荒凉数亩园,卜筑未成宅。
此或类陶家,秋菊亦可摘。
古称士希贤,将无肖厥德。
如我于柴桑,往往似其迹。
储粟既以瓶,子尤不胜责。
有时醉欲吟,坌集索逋客。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秋晚杂书三十首》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赋诗学渊明,诗固未易及。
饮酒慕渊明,酒复罕所得。
荒凉数亩园,卜筑未成宅。
此或类陶家,秋菊亦可摘。
古称士希贤,将无肖厥德。
如我于柴桑,往往似其迹。
储粟既以瓶,子尤不胜责。
有时醉欲吟,坌集索逋客。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方回对渊明这位唐代文学家的赞叹和崇敬之情,以及自身的境遇和心境。
诗的第一句表达了方回以赋诗来学习渊明,但渊明的诗作却难以超越。这里的渊明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陶渊明,他以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著称。
第二句描述了方回对渊明的酒量和才华的羡慕,但他自己却难以像渊明一样得到美酒的滋味。
第三句描述了方回所拥有的几亩荒凉的园地,他打算卜筑(意指修建房屋),但尚未实现。这里也暗示了方回自身的困境和不如意。
第四句以陶渊明为借鉴,认为即使在这样荒凉的环境中,也能够采摘到秋菊,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五句指出古代称赞士人要求贤良才德,而方回自己则认为自己无法达到这种标准。
第六句以方回自己在柴桑(方回的故乡)的经历来类比陶渊明,认为自己往往能够找到与陶渊明类似的迹象,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爱和自身与他的共通之处。
第七句以储粟(存放粮食)的比喻来形容方回自己的才华,意味着方回的文学才华有限,无法与渊明相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方回有时醉酒时欲吟诗,希望能够邀请一些有才华的朋友前来聚会,一同分享诗歌与酒的乐趣。
整首诗词表达了方回对陶渊明的崇敬和自身的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他对文学才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陶渊明的形象,方回表达了自己对于田园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并以此激励自己在困境中寻找乐趣和美好。
山海两分歧,停舟偶此期。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词。坐永神疑梦,愁多鬓欲丝。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
六州斋榻釂分鹅,谁料延平最解歌。蒲孤崔姝白楼少,阖闾吴馆治容多。频烦画戟凝芗寝,辍选鸾篦插皂罗。勿俾台山洞天侣,眇无刘阮醉颜酡。
一自梁园失意回,无人知有掞天才。汉宫不锁陈皇后,谁肯量金买赋来。
涵秋古涧落珠旒,几欲相将作胜游。芒屩未穿心已懒,不如莫莫且休休。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积翠林塘十亩阴,雨中不觉变流音。江山万里登楼眼,宇宙千年隐几心。有客不来还日暮,掩书无语自春深。倚阑欲数排檐竹,故故飞花点袖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