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苦长放,起看天未明。
疏星微占晓,宿雾冷遮晴。
人逐秋风老,事随朝日生。
南飞多过雁,早寄破胡声。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晚十咏·不寐》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难以入眠,抬头望着未明的天空。在微弱的星光中,清晨的雾气弥漫,遮挡了晴朗的天空。
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相连,表达了岁月流转中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秋风吹过,人们逐渐变老;每天的事务随着朝阳的升起而开始。南飞的候鸟常常经过这里,清晨的寒风中传来了它们破碎的呼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时光的感慨。无法入眠的诗人在寂静的夜晚观察着微妙的自然变化,思考着人生的无常和短暂。诗中的景物与人物相互映衬,形成了对照的意境,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词情景交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寂寞,同时也引发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岸帻萧骚雪满簪,一闲真是直千金。归来栗里多情话,病后香山少醉吟。久坐蒲团焦叶放,闲拖藜杖藓花深。饥时吃饭慵时睡,何暇将心更觅心。
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夜如此,寂寂几时留。何处胡笳三弄,尚有南楼余兴,风起木飕飕。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醉青州,歌赤壁,赋黄楼。人间安得十客,谭笑发中流。看取横江皓彩,犹似沈河白璧,光气彻天浮。举首快哉去,灯火见神州。
劚破苍苔色,因栽十数茎。窗风从此冷,诗思当时清。酒入杯中影,棋添局上声。不同桃与李,潇洒伴书生。
怨梦因无好梦成,昨宵忽得快平生。数间矮屋浮云外,几曲澄溪待月明。惊见道书新着蠹,怜余半砚旧题名。文心一缕三生业,只恨清愁搅墨兵。
活国吾犹仰,探囊智有馀。名家坚白论,能事硬黄书。传市方成虎,临渊倘羡鱼。未应闲此手,磨墨墨磨渠。
朔风积夜雪,明发洲渚净。开间望锺山,松石皓相映。故人过我宿,未尽跻攀兴。而我方渺然,长沙一归艇。款段庶可策,柴荆当未暝。与子出东冈,墙西扫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