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私忧总不论,每于楼上到黄昏。
江城日暮须吹角,野寺僧归自掩门。
秋晚山川多草木,年丰场圃足鸡豚。
人生几有渊明乐,稚子迎门酒满樽。
张舜民,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爲襄乐令。神宗元丰中,应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宜文字。元丰六年(一○八三),因作《西征回途中》诗,贬监邕州盐米仓,改监郴州酒税。哲宗元祐初,以司马光荐,爲监察御史,又因言事出通判虢州。元祐九年(一○九四),以秘书少监出使辽国,使回爲陕西转运使,歷知陕、潭、青三州,元符中罢。徽宗即位,召爲右谏议大夫,旋出知定州,改同州。入元祐党籍,贬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復集贤殿修撰,卒于政和中。着有《画墁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所录,辑爲八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张舜民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画墁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鲍本)。四库所辑张舜民诗较草率,今又从《永乐大典》残本中辑得二十九题三十三首,编爲第五卷。又《画墁集》卷七、卷八爲《郴行录》,中有记行诗十二首,再益以自《全芳备祖》等书中所辑集外诗及断句,合编爲第六卷。
《秋晚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舜民。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官事私忧总不论,
每于楼上到黄昏。
江城日暮须吹角,
野寺僧归自掩门。
秋晚山川多草木,
年丰场圃足鸡豚。
人生几有渊明乐,
稚子迎门酒满樽。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的第一联写道,无论是公务还是个人的忧愁,都无法在官场中得到解决。作者常常在黄昏时分登楼凭栏,思考人生的无奈和困境。
诗的第二联描绘了江城在日暮时分吹响号角的景象,以及野寺中僧侣归来后自行关闭寺门的情景。这里通过江城和野寺的景象,展示了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无常。
诗的第三联描绘了秋天傍晚山川间草木的丰茂景象,以及丰收的农田里充足的鸡和猪。这里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提醒人们享受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要思考生命的意义。
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作者提到渊明,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文学家渊明,他以清贫而快乐的生活方式著称。作者在这里希望人们能够体验到渊明般的乐观和快乐。最后两句描述了儿子迎接父亲归家的场景,意味着家庭和睦和幸福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困境、时光流转、丰收和人生意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同时,作者也以渊明为榜样,呼吁人们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绛狗鸣空朱虎攫,神焦鬼烂不堪虐。自嗟笔力无韩豪,不敢谗风干鼎镬。闻说祥符物外臣,能将念力苏罢民。挽出洞天肩未息,飞云驱雨已生春。曹侯德我诗如洗,无乃采葑遗下体。当知此雨非人功,政赖曹溪浩无底。君看连天六日阴,檐声夜和蓬窗吟。羲和知师今日去,自行天上约秋霖。
家风本韦布,生事但渔樵。惯就下乡食,莫烦东阁招。
昌猎关西纣猎东,纣怜崇虎弃非熊。危邦自谓多麟凤,肯把王纲取钓翁。
清淮浊酒忆同舟,回首风烟又感秋。一朵行云倾下蔡,半帆残月按《凉州》。吐茵丞相何曾恼,剪袖佳人不解愁。红烛半销芸榻曙,梦回行露湿箜篌。
呼匠琢山骨,临水起月台。一槃古月色,竹影凉毰毸。竹影如扫月,月色扫不开。居然广寒宫,桂枝苦低回,便欲招谪仙,娥眉送琼杯。
一雨丰年兆可探,全胜雪瑞白成三。偏怜令尹关心切,喜对农夫洗汗渐。秔稻秀畦欣绿润,芙蓉依水媚红酣。词源顿遣如泉涌,酒量悬知似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