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书》

秋为枣多暑,天因禾未霜。
吁嗟尔凶虏,宜亦畏皇纲。

作者介绍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书》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并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皇纲的敬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天来临,枣树结果累累,但天空中的霜还未降临到禾苗上。唉,哀叹啊,你这凶恶的虏寇,也应该畏惧皇纲的威严。

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枣树多果实的景象暗示着丰收的季节,但禾苗上还未出现霜,这暗示着秋天的初至,国家的安危仍然未定。作者通过呼唤凶恶的虏寇,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并强调了对皇纲的敬畏之情。皇纲代表着国家的法纪和秩序,作者希望凶恶的虏寇能够敬畏皇纲,不敢侵犯国家的安宁。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皇纲的敬畏之情。它展现了晁说之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秩序的重视。

  • 《池亭夏昼》

    茅舍芦藩枕小滩,萧林那复畏炎官。醉床酒解香初过,嬾架书横梦未残。馋爱流匙菰米滑,渴满便杓粟浆酸。儿孙幸有团栾乐,未觉浮生一笑难。

  • 《与徐仲元自读书台上定林》

    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 《赵景仁弹琴舞鹤图赞》

    无山而隐,不褐而禅。听松风以度曲,按舞鹤而忘年。铿尔舍琴而对吏,忽坌入而来前。察朱墨之如蚁,初不病其超然。

  • 《水调歌头(送魏倅)》

    新涨鸭头绿,春满白苹洲。小停画鹢,莫便折柳话离愁。缥缈觚棱在望,不用东风借便,一瞬到皇州。别酒十分酌,何惜覆瑶舟。从此去,上华顶,入清流。人门如许,自合唾手复公侯。老我而今衰谢,梦绕故园松菊,底事更迟留。早晚挂冠去,江上狎浮鸥。

  • 《读子书作》

    学馆坐无事,故书聊复看。披文既薈蕞,寻义亦泮涣。趋前后已逸,顾旧新辄窜。万言虽毕陈,一理竟未贯。往往未终卷,心目已溃乱。置书敛视听,境地甚澄晏。《易》、《书》、《诗》、《春秋》,辞简义亦焕。緌书言五千,隐约可徐玩。奈何百家言,磊磊叠几案。绵延比葛藟,根远益

  • 《汉源馆》

    消热层冰远,投凉嘉树稀。雨晴潇洒去,梦与泬寥归。禽静谷无语,云生山有衣。路行知水好,终不疗长饥。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