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
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
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
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廌。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脉的景色和氛围。下面是《秋山》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山》中文译文:
山色带晴云,
云山远莫分。
寒林迥萧散,
秀气自氤氲。
定有丘园士,
彼同麋鹿群。
弓旌访岩谷,
谁为上方闻。
诗意和赏析:
《秋山》描绘了秋天山脉的景色和氛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山景的赞美和思考。
诗的开头写道:“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这里表达了山脉隐隐约约的形象,山峦与云雾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这种景象给人以神秘和宏伟的感觉,也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变幻之美。
接着诗人写道:“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这里描绘了山脉中的寒林,林木凋零萧瑟,显得孤寂而冷清。然而,山脉中仍然充满了秀丽的气息,这种秀气弥漫在山间,给人以一种温馨而安详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写到:“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丘园士人群的想象和向往。丘园士是指生活在山野间的隐士,他们与麋鹿一起生活,并以弓箭和旌旗来探索山谷和峡谷。这句诗意味深长,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追求高洁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天山脉的景色和气氛,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山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山的壮丽和山脉背后的深意。
[太簇徽]乐哉帝居,逝留无常。尔信我宅,尔中我乡。乃眷兹土,于赫君王。翩然下来,去未遽央。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两髯背立鸣双橹,短蓑开合沧江雨。青山如龙入云去,白发何人并沙语。船头放歌船尾和,篷上雨鸣篷下坐。推篷不省是何乡,但见双双白鸥过。
昨梦鹤山去,风景逐时新。藕花拍满栏槛,松竹被池频。尽日兄酥弟酪,触处言鲭义_,相对只翁卿。梦觉帝乡远,有酒为谁倾。忽飞来,天外句,梦中人。自怜何事,强把麋鹿里朝绅。坐看九衢车马,鞭策长安日月,檐阁太玄经。只说来时节,金气已高明。
映尽朝阳与暮霞,苦无轩冕送尘沙。旧闻灵草千年种,近有幽人一两家。彩凤每来寻竹实,灵禽时复啄仙花。伟哉往昔轻腾客,岂有心贪五马车。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