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倚风摇败绿,蓼花霑雨卧衰红。
物华虽逐穷秋老,诗句翻从壮岁工。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野外的景象,通过荷叶和蓼花的变化来表达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荷叶倚风摇败绿,
蓼花霑雨卧衰红。
物华虽逐穷秋老,
诗句翻从壮岁工。
中文译文:
莲叶依风摇动失去了翠绿,
芦草花因雨水而凋谢衰残。
美丽的景色虽然随着贫瘠的秋天而老去,
诗句却能重新焕发壮丽的岁月之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野外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荷叶倚风摇动失去了翠绿,蓼花因雨水而凋谢衰残,展现了秋天带来的凋零和衰老。然而,诗人通过诗句的力量,使得岁月的荒芜和贫瘠得到了弥补。美丽的物华虽然随着秋天的老去而逝去,但诗句却能重新唤起年轻时的壮丽景象。诗人将自己的诗句比作壮丽的岁月工匠,通过文字的力量让过去的美好得以重现,给人们带来希望和感动。
这首诗词展示了王之道对自然和艺术的敏感触觉,以及对时间流转和文学创作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融入其中,以诗句作为表达的媒介,传递出对美好岁月的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情感平和,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不息的深沉思考,同时也传递了秋天所带来的凋零与希望的对比。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和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间流逝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它表达了对美好岁月的追求和对诗歌的力量的赞美,给人以思考和启示。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变迁和文学的力量。
晓上春风第一楂,豁然披眼尽天涯。原田极望人稀少,掩映茅篁数十家。
莺啼晴昼,南国春如绣。飞絮眼,凭阑袖。日长花片落,睡起眉山斗。无个事,沈烟一缕腾金兽。千里空回首。两地厌厌瘦。春去也,归来否。五更楼外月,双燕门前柳。人不见,秋千院落清明后。
袜尘去眼恨成堆,赋客当年浪费才。何似天风吹雾鬓,乘鸾新自月边回。
人心乐乐聚神州,秀丽烟霞胜十洲。细柳高来齐拂岸,飞岛时下傍轻舟。风摇碧浪藏鱼窟,园时朱樱满树头。歌唱新声双揭调,花前别是一般流。揎衫整羽揩金镞,圆月开弓射白鸥。云与山连恒为白,春生夏长莫知秋。三天得路迷仙府,百辟盈衢从冕旒。务本含灵皆自化,和平盛世纵遨游。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行道遭三伏,流年当百殃。舌乾元少味,体倦不安床。逃暑少宽舍,沃焦无冷浆。时依乔木下,俄顷得微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