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着风帆似马奔,雪花无数入船门。
诗穷到处无医治,愁绝湘江浸楚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穷》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诗词通过描述一个穷困潦倒的境况,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已着风帆似马奔,
雪花无数入船门。
诗穷到处无医治,
愁绝湘江浸楚魂。
诗词中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处境的无望和绝望。第一句描绘了船帆迎风飞驰的景象,将穷困比作奔马,暗示作者渴望摆脱贫困的束缚。第二句描述了大量的雪花飘入船门,暗喻着寒冷和困苦的生活环境,给人一种无尽的压抑感。
第三句"诗穷到处无医治"表达了作者在创作上的困顿,无法找到解脱的出路。这里的"诗穷"可以理解为创作的枯竭和无能,作者感到无论到哪里都无法得到医治、改变现状。最后一句"愁绝湘江浸楚魂"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绝望,湘江和楚魂是与作者有关的地域和情感符号,使诗词更具地域特色和个人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短小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绝望,以及在创作上的困境。诗意深沉、凄凉,透露出作者内心对现实的痛苦体验,反映了宋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和无望感。赏析这首诗词,可以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的思考。
低枝垂蕊逗疏阴,不学髯龙干百寻。此去江南知几驿,只今谁动故人心。
古径约城斜,锄荒可过车。直穿深筱去,不比绕村赊。伐树侵篱脚,裨塍掘涧沙。欲为兰若处,松柏属吾家。
小池春破玉玲珑,声触帘钩渐好风。閒绕栏干掐花树,春痕已著半梢红。
山色两间供步障,松阴半亩当邮亭。
春残叶密花枝少,睡起茶亲酒盏疏。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