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青原台与兄弟同赋》

高台瞰层碧,岫幌森筠幢。
恍如青原人,觌面呼老庞。
胡为未免俗,儒冠学为邦。
曾无白雨手,但补百碎腔。
平生爱山癖,至老成膏肓。
穷探偶会意,夜半力欲扛。
一存短豆恋,心境不得双。
坐旷燕剿幕,鉴胜猿窥窗。
故山如故人,示见心已降。
脂车蜡两屐,烟云恣冲撞。
竹根扫三径,荷插悬酒缸。
外物□可必,斯言有如江。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青原台与兄弟同赋》是宋代诗人李弥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高台瞰层碧,岫幌森筠幢。
从高台上俯瞰,远处的山峦苍翠,山间竹林如云般飘荡。

恍如青原人,觌面呼老庞。
仿佛与青原的人相遇,相视之间呼唤老友庞先生。

胡为未免俗,儒冠学为邦。
为何不可避免地陷入世俗之中,儒冠代表学问,是为了国家。

曾无白雨手,但补百碎腔。
曾经没有过天赋的才情,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平生爱山癖,至老成膏肓。
一生钟爱山水之间的癖好,直到老去才成为内心的滋养。

穷探偶会意,夜半力欲扛。
在贫穷的情况下偶然探索到一种意境,深夜里努力扛起这份心境。

一存短豆恋,心境不得双。
一直怀抱着短暂的豆蔻情怀,内心的境界无法达到完美的双重。

坐旷燕剿幕,鉴胜猿窥窗。
坐在宽敞的房间里听燕子的啁啾声,猿猴透过窗户窥视胜景。

故山如故人,示见心已降。
故乡的山水如同故人一般,展示出内心已经平静安放。

脂车蜡两屐,烟云恣冲撞。
精致的车轮和涂蜡的鞋履,烟云自由自在地交错碰撞。

竹根扫三径,荷插悬酒缸。
竹根清扫着三条小径,荷花插在悬挂的酒缸中。

外物□可必,斯言有如江。
外在的事物或许不是必然的,但这些言辞有如江水一般流动。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高台上俯瞰山水时的心境和情感。作者回首青原时代,与老友庞先生相见,思考自己在世俗中的处境和学问的意义。他通过努力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内心境界的追求。他感叹自己的豆蔻情怀不能完美地展现,同时描述了宁静的故乡山水和自由自在的烟云。最后,他提到外在的事物并非必然,但他的言辞却如同江水一般自由流动。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山水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内心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整体氛围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怀和思想。

  • 《和稳上座》

    与公缁素两无成,世路低回窘墨绳。弱羽机缯怀畏避,孤根霜雪厌侵凌。未须神秀终齐雪,好嘱维摩且判凭。喜读师诗破尘坌,了如松雪拂人膺。

  • 《浣溪沙 客亭观涨》

    老雨长河壮怒涛。客亭夜久听喧号。平明两*渺江皋。沙尾没来渔箔短,危墙看处客帆高。斜阳汀草乱青袍。

  • 《四月八日三绝》

    徵在生夫子,摩耶育释迦。人人衣逢掖,个个着袈裟。

  • 《池上竹》

    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 《一钱》

    万事纷纷不足论,满庭枯草闭柴门。一钱留得终羞涩,持买餦餭引福孙。

  • 《金刚随机无尽颂·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