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柳正清明,澱湖波更平。
雉媒空古迹,鹤唳动乡情。
杨柳家家插,桃花处处生。
青山俄在望,咫尺见吴城。
卫宗武(?~一二八九),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世家,理宗淳祐间曾爲朝官,出知常州。未几,“自毘陵投绂归垂三十载”(本集卷五《刘葯庄诗集序》)。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年逾八十。有《秋声集》,都爲退居后所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 卫宗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馆臣漏辑诗三首,附于卷末。
《清明行役过澱湖至吴》是宋代卫宗武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行经澱湖前往吴城的景象,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杨柳、桃花、青山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开篇,描绘了涉柳之景。清明时节,春风和煦,柳树婆娑摇曳,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澱湖波浪平静,仿佛舒展开来的明净之水映照着周围的景色。
接着,诗人提到了雉媒和古迹,雉媒是指雉鸟的叫声,它们是乡村中的常见生物,而古迹则暗示着这个地方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这里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的声音,又唤起了乡土之情。
然后,诗人提到了杨柳和桃花。杨柳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家家户户都插满了杨柳枝,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桃花则生长在各个角落,给整个地方增添了一片绚丽的色彩。通过描绘春天的繁荣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描述了远处的青山和咫尺可见的吴城。青山在远处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遐想之感。而吴城则是诗人的目的地,也是他眼前的景象,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及。这里既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归乡的期盼之情。
这首诗词以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杨柳、桃花、青山等元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乡愁之情。诗意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归乡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优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的美丽画卷,唤起读者对家乡和故乡的思绪和回忆。
与公缁素两无成,世路低回窘墨绳。弱羽机缯怀畏避,孤根霜雪厌侵凌。未须神秀终齐雪,好嘱维摩且判凭。喜读师诗破尘坌,了如松雪拂人膺。
老雨长河壮怒涛。客亭夜久听喧号。平明两*渺江皋。沙尾没来渔箔短,危墙看处客帆高。斜阳汀草乱青袍。
徵在生夫子,摩耶育释迦。人人衣逢掖,个个着袈裟。
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万事纷纷不足论,满庭枯草闭柴门。一钱留得终羞涩,持买餦餭引福孙。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