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洛西风急,遥知故国秋。
羇游成岁月,疏放合淹留。
地迥惊身老,山高更旅愁。
登临有词赋,不减在荆州。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清洛》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异乡的感受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述了清洛地区的景色,清洛是指洛阳,洛阳位于中国中部,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诗的开头写道:“清洛西风急,遥知故国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身处异地,通过西风的急促和秋天的到来,远远地感受到了故国的气息。
接下来的两句“羇游成岁月,疏放合淹留。”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岁月,感觉自己像是被困住一样,同时也感到自由自在,融入了这个陌生的环境。
诗的后半部分写道:“地迥惊身老,山高更旅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身处陌生的地方,感到自己的年岁渐长,同时面对高山的壮丽景色,更加增添了旅途中的愁苦之情。
最后两句“登临有词赋,不减在荆州。”表达了作者登上高山,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输给荆州的文人雅士。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不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对故国的深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清洛》通过描绘作者身处异乡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诗词的热爱。
兆看余灯,练阳周镜。照他人,返逼驱儿省。下清中莹。*出银*面。菱花静。似韬光不骋驰。儿惺内观真景。
金华圣者谁识,撞著猪头便吃。虽然无爱无憎,其奈有损有益。合得破落僧徒,也道逆行顺行天莫测。若无末后一著,至今有口难分析。
我屋方茅下,君家闽楚交。鹿门知得计,燕幕未安巢。涧谷泉堪饮,山田饭可抄。应摧灵寿杖,雪蕊嗅梅梢。
奏酲薄。梦中球马豪如昨。豪如昨。月明横笛,晓寒吹角。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两板船头浊酒壶,七丝琴畔白髭须。三春日日黄梅雨,孤客年年青草湖。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知余绝粒窥仙事,许到名山看药炉。
下雪窦游上雪窦,过云峰后望云峰。如趋仙府经三岛,似入天门彻九重。无日不飞丹洞鹤,有时忽起隐潭龙。祇应奉诏西归去,此境何由得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