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和吟》

清而不和,隘而多鄙。
和而不清,慢而鲜礼。
既和且清,义无定体。
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清和吟》是宋代哲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清而不和,隘而多鄙。
和而不清,慢而鲜礼。
既和且清,义无定体。
时行则行,时止则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清和的不同状态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的思考。诗中的清和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平稳运行。

诗的开篇,作者写道“清而不和,隘而多鄙”,意味着虽然追求清净、单纯,但却缺乏和谐的态度,心胸狭隘,容易陷入琐碎和低俗之中。接着,他写到“和而不清,慢而鲜礼”,指出了过分追求和谐而忽视真实、清晰的态度,行为缺乏仪礼,显得懒散和不重视。

然而,在后两句中,作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思考。他写道“既和且清,义无定体”,认为和谐与清晰并不矛盾,而是应该相辅相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有明确的道义准则来引导,而不是随意变化。最后两句“时行则行,时止则止”表明,和谐的状态需要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来适应,既要顺应潮流,也要有所节制。

这首诗词深刻地反映了邵雍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思考。他认为,和谐需要建立在清晰的原则和仪礼之上,既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又要保持一定的庄重和节制。这样的思考对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欲下旬仙鲤湖宿约以诗》

    诵君盈轴三山咏,唤起前回二纪游。老我无因重一到,时将佳句洗昏眸。

  • 《浣溪沙·上巳》

    软翠冠儿簇海棠,砑罗衫子绣丁香。闲来水上踏青阳。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 《刘校理属疾》

    北窗风劲雪云繁,移疾端居避世喧。载酒谁过杨子宅,张罗休署翟公门。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促尔徘徊忆真赏,远天新月照黄昏。

  • 《柯山杂诗四首》

    断涧横桥卧古槎,晚鸡鸣处有人家。山头月出疏钟断,江上风高落雁斜。

  • 《次黄必先主簿同年赠别韵》

    山郭官闲得烂游,弥年还往话绸缪。西园剥栗催奴课,东院寻梅劝客留。笔下修锋千首富,谈间和气两眉浮。别来怅望何时见?谩上重城谩上楼。

  • 《不寐》

    客思苦不寐,惊心豺虎喧。羽书秋后捷,鬼哭夜深魂。岁月消残燹,风烟失故园。彭城有弟妹,絺绤念温存。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