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伤春,秋至悲秋,谁在华胥。
叹谪仙才气,飞扬跋扈,渊明何事,慷慨欷歔。
自我少年,如今晚境,行半人间真有余。
都休问,且一觞一咏,吾爱吾庐。
南皋境界何如。
舍明月清风谁与居。
望蓬山路杳,万株翠桧,方壶门掩,四面红蕖。
中有佳人,绰如姑射,一炷清香满太虚。
尘寰外,被鸣鸾报客,飞鹤传书。
汪莘,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汪莘诗,以明汪璨等刻《方壶存稿》爲底本。校以清雍正九年汪栋刻本(简称清刻本),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九三《方壶存稿》(简称名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壶存稿》(简称四库本)所录诗。
《沁园春(自题方壶)》是宋代汪莘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来了伤春情,秋天来了悲秋意,华胥中有谁?
叹谪仙的才气,飞扬跋扈,渊明为何事,慷慨地欷歔。
少年时的自我,如今沦入晚景,行走在人间已经足够。
不要再问,且端起酒杯吟诗,我爱我这庐。
南皋的境界如何?明月和清风舍谁而居?
望着蓬山路渺茫,万株翠绿的桧树,方壶的门紧闭,四周盛开红蕖。
其中有位佳人,像姑射一般美丽,一炷清香充满太虚。
在尘寰之外,被鸣鸾报给客人,飞鹤传递书信。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和秋天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作者感叹时光流转,春天和秋天的变迁带来了伤感和悲凉。他在华胥(传说中的仙境)中寻找答案,但却迷茫不知。作者叹息谪仙的才气,这里指代了自己的诗才,表达了他对自身才情的无奈和自嘲。他希望自己能像早年那样热血飞扬,但现实中已经沦为晚年之人,不过在人世间已经过得尽兴。作者拒绝回答他的现状,而是选择举杯吟诗,表达对自己庐山的热爱和珍视。他向往南皋的境界,希望能与明月和清风为伍。他望着远处的蓬山路,心中充满遥远的思绪,周围的景色也逐渐展现出来,方壶门紧闭,四周盛开着红蕖花。其中有一位佳人,美丽如姑射(传说中的神射手),散发着清香,充满了虚幻的美感。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远离尘寰的心愿,希望鸣鸾能够将他的消息报告给客人,飞鹤能传递他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春秋两季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易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他通过对自己才情的反思,表达了对年少时光和自由自在的向往。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遥远的意境,展示了他对自然和美的追求。尤其是描写红蕖花和佳人,突出了诗词的浪漫情感。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富有禅意,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美的深刻思考。
锦作双翰褐作衣,雕笼蓄养亦多时。只缘学得千般语,欲返山林未有期。
白社思归处,青门见去人。乡遥茂苑树,路入广陵尘。海日潮浮晓,湖山雪露春。犹期来帝里,未是得闲人。
鼓角城中寺,师居日得闲。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破衲新添线,空门夜不关。心知与眼见,终取到无间。
独上吴淞第四桥,忆随郑老驻兰桡。白头发佛平生处,一盏寒泉赋大招。
一年山色好相看,欲去仍来倍黯然。大士初无留客意,幽人更结住山缘。梨花村落清明后,梅子园林五月前。我已到家春亦老,酒杯犹足趁流年。
室内孤灯只自知,入流须辨截流机。辽天一镞三关外,玉兔金乌不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