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深轩,散帙虚堂,畏景屡移。
渐披襟临水,支床就月,莲香拂面,竹色侵衣。
压玉为醪,折荷当盏,卧看银潢星四垂。
人归后,伴饥蝉自语,宿鸟相依。
痴儿。
莫蹈危机。
悟四十九年都尽非。
任纡朱拖紫,围金佩玉,青钱流地,白璧如坻。
富贵浮云,身名零露,事事无心归便归。
秋风动,正吴淞月冷,莼长鲈肥。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沁园春(寄张仲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厌倦尘世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中开篇即描写了诗人的闲居,庭院里的景色静谧美丽,诗人倚枕于轩上,摊开书卷,畏景屡移,表达了对富丽繁华的城市生活的厌倦。接着,诗人逐渐展开胸怀,来到水边,支起床躺在月光下,享受清凉的夜晚,感受莲花的芬芳,竹叶的丝丝触感。他将细腻的莲花瓣片比喻为盏底的碎片,充实了醪的香醇。他把折断的荷花作为蜡烛的盏,用以照亮夜晚,静静欣赏着清澈的星空,银河四垂。
接下来,描写了诗人才智超群,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他看到人们归来后,饥饿的蝉相互诉说,倚着宿鸟休息。他称自己为“痴儿”,意在告诫别人不要步入危机。他也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已经悟得了49年的一切都是虚幻。
最后,诗人谈及金银财富,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他说富贵都像浮云,身世名利都像露水一般没有实质,没有真正的意义。他指出,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无欲无求,无论风吹的是金,还是寒意袭来,他回归自然,享受诗人的自在生活。
这首诗以平淡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通过描绘静谧的诗意,诗人探讨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琐的看法,追求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
青袍朝士走红尘,公独纫兰结佩绅。不事王侯嫌炙手,岂除御史更呈身。寒花秋后看名节,乔木霜中见本真。吾道天宽连地大,羊沟那得系麒麟。
暑天长似秋天冷,带郭林亭画不如。蝉噪槛前遮日竹,鹭窥池面弄萍鱼。抛山野客横琴醉,种药家僮踏雪锄。众惜君才堪上第,莫因居此与名疏。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杨卿人材金百链,岐公座上初识面。十年万事不须说,犹喜归来且强健。题诗想见初削瓜,寄到茆堂已归燕。辞严意密敢轻读,呼儿炷灯重把卷。即今相望几千里,何日蝉联语忘倦。就令有使即寄书,岂如无事长相见。
太和到处萌,物各从所受。老农嘉谷心,自觉秭稗丑。道旁有荆棘,斤斧不得宥。移根著山阿,吾亦付薪槱。
杀身明逆顺,濡足救危亡。未必荀文若,甘为操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