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秦淮夜泊》是宋代贺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在秦淮河畔泊船的情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游子离乡背井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秦淮河夜晚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河岸上的景物和氛围,表达了作者离乡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首句“官柳动春条,秦淮生暮潮。”描绘了春天柳树婆娑摇曳的景象,以及秦淮河潮水在傍晚时分涨起的情景。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描绘了楼台上可见的新月和桥上的灯火。这里的景物描写增加了一种浪漫的色彩,给人一种夜晚的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随后的两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描绘了对岸上的红色帷幕和吹奏紫色箫的景象。这里的描写增加了一种神秘和华丽的氛围,给人一种迷人的感觉。
最后两句“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表达了作者作为远游子弟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里的“心旆”指的是心中的旗帜,摇摇表示心中的思念和不安。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远离家乡的游子的关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秦淮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对游子离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诗中的景物描写也给人一种宁静、浪漫和神秘的感觉,使整首诗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腊月三十夜,髑髅自相骂。阎老索饭钱,汝等怕不怕。龟毛敲兔角,五彩虚空画。正当恁麽时,摩尼谁著价。大年初一日,道闲却成急。自拜梦中人,妄想从谁立。唯我知不知,今古希相识。张三李四歌,草木空祗揖。日月转眼睛,历劫不曾停。三贤与十圣,枉费苦精神。常思达磨老,九年
寂寥虽下邑,良宰有清威。苦节长如病,为官岂肯肥。山多村地狭,水浅客舟稀。上国搜贤急,陶公早晚归。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风幻寒威夜扑人,晓看云脚四垂阴。牧羝塞上功名泪,骑马蓝关竄逐心。冷面不春愁菀结,冻须如铁恐萧森。书炉醉拨灰为子,不为间思暖帐金。
华灯花初生,堂上酒新绿。击刀连环鸣,转柱悲丝促。芙蓉开夜屏,鸳鸯宿空頠。携手千里人,话言常不足。
见说东岩弄一斑,万人表立许谁攀。笑相逢处行云住,谁主谁实相对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