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占遵火兆,诅拆谨归诚,渡笮苍猱捷,旋碉墨蚁轻。
养生茶作命,据险石为城。
纵去擒来事,无人是孔明。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羌俗》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卜占遵火兆,
诅拆谨归诚,
渡笮苍猱捷,
旋碉墨蚁轻。
养生茶作命,
据险石为城。
纵去擒来事,
无人是孔明。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羌族的风俗为主题。诗人通过描写羌族人民的卜占祭祀、坚定的信仰和勇敢的行动来表达对羌族文化的赞美。诗中还涉及到养生茶的重要性以及利用险要的石头建立城池的智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孔明的敬佩和对智慧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羌族的风情和文化特点。诗人通过使用象征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羌族的卜占祭祀、信仰、行动等方面的特点生动地展现出来。例如,"卜占遵火兆"中的"遵火兆"表明羌族人民相信通过卜占祭祀来预测未来的命运。"渡笮苍猱捷"中的"渡"和"捷"暗示了羌族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果断和勇敢。"据险石为城"则表达了羌族人民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合适的地理条件并运用智慧建立防御工事的能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练的意象展现了羌族人民的自信、勇敢和智慧。诗人通过对羌族风俗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的力量。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羌族文化的赞美和对智慧的向往,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九秋半矩月团团,琼瑶世界夜气寒。羽士跃身导阿瞒,麾斥八极青云端。老柯掷桂香不死,银桥跨空一万里。飞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绿瞳翦水鬓堆雾,风卷缟袖条脱露。琅璈云笛广庭舞,笑乘白鸾弄蟾兔。归裁仙曲作霓裳,天音尽洗凡丝簧。霞裾星佩罗两行,玉环垂手春风场。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
水绕孤村客路赊。一楼风雨角巾斜。举觞无复问煎茶。夜静曲声初喷竹,酒深烛影细吹花。明朝飞鹭起圆沙。
姹紫嫣红色,从知煊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