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七月十日大雨晓霁,登碧落堂》

青天送归云,整如劳还师。
颜行有喜色,厮役争奔随。
晨曦映疏雨,宝灯贯银丝。
落面何曾湿,洒空不胜微。
老夫锐登山,半岭惊欲归。
仰视得奇观,徙倚为久之。
谁言李成巧,此画天下稀。
却登碧落堂,四面天风吹。
葛制忍秋寒,前夕酷暑时。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七月十日大雨晓霁,登碧落堂》是宋代杨万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七月十日大雨后的清晨景色,以及作者登上碧落堂观赏美景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月十日的大雨过后,清晨霁晴,我登上碧落堂。
青天送走了云彩,整齐得像劳军归来。
颜行(指天色)显露出喜色,厮役(指云彩)争相追随。
晨曦映照着疏雨,宝灯穿过银丝。
我的面庞从未湿润,洒落的雨滴微不足道。
老夫勇敢地登上山峰,半山惊叹欲归。
仰望着奇妙的景象,倚靠着久久不愿离去。
谁说李成的画巧妙,这幅画在天下很罕见。
然而我登上碧落堂,四面天风吹拂。
葛衣忍受秋寒,前一天还是酷暑时。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雨过后的清晨景色,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的碧落堂是一个高处,登上它可以俯瞰周围的景色,这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超然和追求卓越的态度。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青天送归云、宝灯贯银丝等,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次和天童僧惠杲书记袖诗来访三首》

    省话何须吞炭瘖,安贫便是直钩心。看来世事真飘瓦,笑杀时流重注金。

  • 《短歌行》

    翩翩春燕。端集余堂。阴匿阳显。节运自常。厥貌淑美。玄衣素裳。归仁服德。雌雄颉颃。执志精专。絜行驯良。衔土缮巢。有式宫房。不规自圆。无矩而方。

  • 《偈颂一百五十首》

    山遥海阔古兰若,月白风清老比丘。万象森罗总宾客,相逢莫不小低头。

  • 《初入巫峡》

    钻火巴东岸,摐金峡口船。束江崖欲合,漱石水多漩。卓午三竿日,中间一罅天。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 《水仙》

    朝朝暮暮泣阳台,愁绝冰魂水一杯。巫峡云深迷昨梦,潇湘雪重写余哀。菊如相得无先意,梅亦倾心敢后开。恼彻会心黄太史,他花从此不须栽。

  • 《寄广教主僧二首》

    回车半日赞公房,香积酥陀不一尝。可但山行休脚力,免教饥火燎枯肠。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