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简群吏散,披襟幽兴长。
松篁经晚节,兰菊有清香。
水净澄秋色,山高见夕阳。
身闲心自泰,何必濯沧浪。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岐下西园秋日书事》是宋代文官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务简群吏散,
披襟幽兴长。
松篁经晚节,
兰菊有清香。
水净澄秋色,
山高见夕阳。
身闲心自泰,
何必濯沧浪。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寇准以岐下西园为背景,抒发了自己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示了寇准对自然和心灵自由的追求。首句“务简群吏散”,寇准表达了他追求简朴生活的愿望,希望能远离繁忙的官场,享受宁静的时光。
接着,诗中描绘了松篁经过秋日的洗涤,展现出深秋的景象。松树和竹子都是长青植物,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更显深沉和静谧。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的沉淀。
“兰菊有清香”一句描绘了花香的氤氲,兰花和菊花都是秋季花卉,代表着秋天的美好和芬芳。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人生中的美好事物和情感的存在。
下一句“水净澄秋色,山高见夕阳”描绘了秋天的美景。清澈的水面反射出秋天的色彩,高山上的夕阳投下温暖的光芒。这里寓意着作者对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最后两句“身闲心自泰,何必濯沧浪”,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在生活的向往。身体自由闲适,心灵也得到了平静和满足,无需追求世俗的名利和功成名就。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淡雅的意境,表达了寇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整首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融合,给人以宁静和满足的感觉,展示了寇准深邃的情感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透窗穿竹住还移,万类俱闲始见伊。难把寸光藏暗室,自持孤影助明时。空庭散逐金风起,乱叶争投玉露垂。后代儒生懒收拾,夜深飞过读书帷。
伫立潇湘,黄鹄高飞,望君不来。被东风吹堕,西江对语,急呼斗酒,旋拂征埃。却怪英姿,有如君者,犹欠封侯万里哉。空赢得,道江南佳句,只有方回。锦帆画舫行斋。怅雪浪沾天江影开。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落帽山前,呼鹰台下,人道花须满县栽。都休问,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季秋惟末。孟冬之初。大火颓流。日月其除。嗟我怀人。离羣索居。山谷乖错。飞沉异涂。与尔同代。光景永殊。爱而不见。掻首踟蹰。出门仿佯。陟彼城隅。俯察绿水。仰瞻天衢。雍雍和鴈。偏偏游凫。感物兴怀。愤思郁纡。
一江秋水碧湾湾。绕青山。玉连环。帘幕低垂,人在画图间。闲抱琵琶寻旧曲,弹未了,意阑珊。飞鸿数点拂云端。倚阑看。楚天寒。拟倩东风,吹梦到长安。恰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
日长深院里,见微吟红豆,学书青李。鼠须散卓,曾付扫眉翠,绿纱风不起,炉烟都篆心字。。密缔星期,许支机石畔,来往绛河水。谁料分飞万里。雾露芙蓉,恨别成秋蒂。桃蹊重到,仙犬遽迎吠。涩尘凝满砌,夕阳空自垂地。旧日回廊,剩枇杷一树,花下小门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