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诗诧古来希,老病余生曷不归。
不信神仙不信佛,死时惟裹破深衣。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七十翁吟七言十绝》是宋代方回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十岁的老人吟唱七言绝句。少陵的诗词,令人感叹古往今来的稀罕,如今我年老病弱,为何不归故乡?我既不相信神仙,也不相信佛教,死去时只愿被裹在破烂的深衣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七十岁的老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提到了少陵诗的珍贵,暗示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诗词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然而,作者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却不能回到故乡,使他感到惋惜和无奈。此外,作者坦言自己不相信神仙和佛教,表达了对宗教、超自然力量的怀疑和不信任。最后,作者在面对死亡时,只希望身穿破烂的深衣离世,可见他对世俗荣华的淡漠和对朴素简约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七言绝句形式呈现,通过对少陵诗的赞叹、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宗教观念的否定,展现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慨和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在少言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索。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推崇,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欲望的拒绝,体现了他的独特个性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透露出一种返璞归真、超脱尘世的情感。这种对世俗的超越和对朴素生活的向往,与宋代士人追求闲适自在、清心寡欲的文化氛围相契合。这首诗以其简练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短短几句诗中感受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发人们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六王失国四海归,秦皇东刻南巡碑。法因史籀有增减,名与苍颉争飞驰。自言功德可歌颂,黔首个个愚无知。海神何故独拒命,风涛塞路蟠蛟螭。群臣谄佞仙药远,死生治乱分两岐。山灵不可守碑记,片段应作龟床支。陵谷虽存世代异,耳目双被诞者欺。只余纸本落人世,千古遗臭东南崖。
南山烟雨霏,北山风露多。衣沾非所惜,屦湿知如何。
酒肠未减长鲸吸,诗思如抽独茧丝。
地僻春来静,深宜长者居。好花都待晚,修竹不妨疏。雁入湘江食,人侵晓色锄。似君无学处,头白道如初。
万山环合蔚州城,紫塞连云朔气清。禾黍岁时供上谷,烽烟日夜接神京。九宫迤逦通军壁,高垒崔嵬列虏营。稍喜摧锋章节能,帅将俘获谢苍生。
泽国梅蒸早,郊云泄雨多。阴泉湧阶穴,重雾宿庭柯。月魄藏仙驭,山头洗佛螺。朝虹饮江曲,夜电发岩阿。织{上竹下捷左半}清初暑,香藭辟旧疴。官闲门自静,不为翟公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