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菩提桥》

石头一路平如掌,步步风波险处行。
渡马渡驴都莫问,等闲夺得祖师名。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菩提桥》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练、意境深远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修行者在菩提桥上的情景,并融入了佛教的思想。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石头一路平如掌,
步步风波险处行。
渡马渡驴都莫问,
等闲夺得祖师名。

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石头上的平坦路面的描写,表达了修行者在菩提桥上行走的景象。石头平坦如掌,给人一种安稳平和的感觉。然而,修行之路并不平坦,每一步都有可能会遭遇风波和险境。作者告诫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保持警惕,要时刻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诗中的"渡马渡驴都莫问"意味着在修行的路上,不要去纠结于世俗的琐事和外界的喧嚣,不要被物质和名利所迷惑。修行者应该专心致志,专注于自己的修行,不被世俗所扰。

最后两句"等闲夺得祖师名"表达了修行者的追求和愿望。修行并非轻松可得,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苦行和奋斗。只有在修行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到祖师的教诲,获得智慧和名声。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修行者在菩提桥上行走的艰辛和追求的内涵。它不仅展现了佛教的思想,同时也对人们的修行道路提出了警示和启示,引导人们在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坚定。

  • 《渔父》

    夜钓洞庭月,朝醉巴陵市。却归君山下,鱼龙窟边睡。生涯在何处,白浪千万里。曾笑楚臣迷,苍黄汨罗水。

  • 《和答还卷》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 《高兄徐仓高弟和刘公之两绝见寄再韵谢之》

    袖手闲居德日新,静安增伴四时春。君方入室慰此老,肯作浮阳愧古人。

  • 《秋夜山中思归送友人》

    萧条对秋色,相忆在云泉。木落病身起,潮平归思悬。凉钟山顶寺,暝火渡头船。此地非吾土,淹留又一年。

  • 《次仲舅韵寄拙庵》

    公居山外我城中,不见成疏见亦空。要是归来当一见,待携藜杖访支公。

  • 《古意四首寄张可与孙晋卿》

    长安城头红日斜,王孙金弹打乌鸦。寄声翠凤穿云去,霜寒莫北梧桐花。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