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喜盘藤卷叶生,又惊压架腤阴成。
夏褰凉润青油幕,秋摘甘寒黑水精。
近竹犹争一尺许,抛须先罢两三茎。
今年乞种西江去,长是茅斋怯晚晴。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蒲萄架》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蒲萄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才喜盘藤卷叶生,
又惊压架腤阴成。
夏褰凉润青油幕,
秋摘甘寒黑水精。
近竹犹争一尺许,
抛须先罢两三茎。
今年乞种西江去,
长是茅斋怯晚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蒲萄架为题材,通过描绘蒲萄架的生长过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
诗的开头,诗人描述了蒲萄藤盘旋生长,叶子卷曲生长的景象,展现了蒲萄藤生机勃勃的生长状态。接着,诗人又描述了蒲萄藤的茂密,压低了蒲萄架,形成了一片阴凉的景象。
下一节诗中,诗人描绘了夏天蒲萄架上的景象,褰开的藤叶带来了凉爽和湿润,形成了一幅青翠的画幕。而秋天,蒲萄成熟了,摘下来的葡萄甜美而凉爽,宛如黑色的水晶。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描述了蒲萄架与竹子的争夺。蒲萄藤向上攀爬,与竹子争夺空间,只能争取到一尺左右的位置,而竹子则占据了更多的空间。这里通过蒲萄藤与竹子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竞争和有限性。
最后两句诗,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希望能够得到蒲萄的种子,去西江种植,长成一片茅斋,但他却因为怯于晴天而迟疑不前。这里诗人通过自己的心愿,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因为某种原因而犹豫不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蒲萄架为背景,通过描绘蒲萄的生长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犹豫不决的情感。
闻说关河唾掌收,拟为跛子看花游。可怜逸少兴公辈,说着中原得许愁。
萧相关中守,元瑜邺下豪。秋风嘶白马,路草照青袍。地入参旗近,河连积石高。当年兵战处,尊酒属吾曹。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照彻离微造化根,纷纭出没见其门。游神劫外问何有,著眼身前知妙存。虎啸萧萧岩吹作,龙吟冉冉洞云昏。南泉点破时人梦,要识堂堂补处尊。
往年辞膝下,侯頖领儒冠。远忆门闾望,揣归涧谷盘。即今唯教子,比得肯求官。何限公台贵,亲严未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