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自渊渊,来源常汩汩。
岸上翠衣禽,对人时一没。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蒲氏别墅十咏·鱼池》
朝代:宋代
作者:文同
积水自渊渊,
来源常汩汩。
岸上翠衣禽,
对人时一没。
中文译文:
鱼池水深自渊渊,
源源不断地汩汩流动。
岸上的翠衣禽鸟,
时而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很快消失不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同创作的《蒲氏别墅十咏》系列中的一首,以描绘蒲氏别墅中的鱼池为主题。
诗中通过描述鱼池的景象,表达了积水源源不断地从深渊涌出的情景。这种水流的连续性和不断变化的汩汩声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流动不息的感觉。
在鱼池的岸上,有一些翠衣的禽鸟。它们时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又很快消失不见,似乎在和人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这种描写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鱼池的景象,通过对水流和禽鸟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变化万千、生机勃勃的美好意象。同时,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禽鸟的瞬间出没与水流的源源不断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鱼池中的景象的瞬息万变。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悟。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以及对生命流动和瞬息即逝的深刻思考。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九秋半矩月团团,琼瑶世界夜气寒。羽士跃身导阿瞒,麾斥八极青云端。老柯掷桂香不死,银桥跨空一万里。飞步抽簪扣玉扃,中有素娥三千人。绿瞳翦水鬓堆雾,风卷缟袖条脱露。琅璈云笛广庭舞,笑乘白鸾弄蟾兔。归裁仙曲作霓裳,天音尽洗凡丝簧。霞裾星佩罗两行,玉环垂手春风场。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景气既和畅,故园殊可依。远山映清月,曲水涵沦漪。寒犬吠如豹,村舂闻自机。因思曩昔友,携手同赋诗。
水绕孤村客路赊。一楼风雨角巾斜。举觞无复问煎茶。夜静曲声初喷竹,酒深烛影细吹花。明朝飞鹭起圆沙。
姹紫嫣红色,从知煊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