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普化赞》

者汉走从何处来,鼓合临济白拈贼。
铎声摇撼动风雷,至今大地俱狼藉。

作者介绍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鑑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巖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巖寺,再住净慈寺。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爲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鑑禅师法嗣。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余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普化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如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朝的人们从何处来,敲打着鼓合临济,抵抗着白拈贼。钟声震撼着风雷,至今大地仍然一片狼藉。

诗意:
《普化赞》通过描述汉朝时期的历史场景,表达了作者对那段时代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描绘了汉朝时代的动荡和战乱,以及人们为了保卫家园而奋起抵抗的英勇形象。诗词以钟声震撼风雷的形象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混乱,以此凸显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赏析:
《普化赞》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了战乱年代的景象,展示了人们的勇敢和顽强。作者通过对战争的描写,传递了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钟声震撼风雷的形象,使人们对战乱所带来的破坏感到深深的触动。整首诗情感深沉,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性的反思。

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将战乱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通过描绘历史的痛苦和动荡,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出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普化赞》是一首表达对历史的思索和对和平的向往的诗词作品,通过描绘战乱年代的景象,展示了人们的勇敢和顽强。读者在赏析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引发对战乱和破坏的深刻反思。

  • 《叹流水二首》

    人间莫谩惜花落,花落明年依旧开。却最堪悲是流水,便同人事去无回。龙跃虬蟠旋作潭,绕红溅绿下东南。春风散入侯家去,漱齿花前酒半酣。

  • 《释奠诗》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 《登朝元阁》

    绣岭岌层峦,岧嶢十九盘。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 《次韵何子应留诗为别》

    出头自合持文柄,失脚因循作吏师。记取舂陵好邦伯,临风对月有清诗。

  • 《无题》

    闻道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蓑傲白鸥。

  • 《太常引》

    绿衣持节拥亭亭。玉立万娉娉。一见寸心倾。任诗画、无声有声。新篁摇葆,苍梧张盖,山色入帘青。云淡午风轻。看树影、西窗又横。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