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飞瀑海中潮,此理谁能问泬寥。
秖恐分流从月窟,桂香无限到西桥。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瀑布六首》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山头飞瀑和海中潮涌的景象。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读和赏析。
瀑布六首
山头飞瀑海中潮,
此理谁能问泬寥。
秖恐分流从月窟,
桂香无限到西桥。
诗意解读:
《瀑布六首》以瀑布和海潮为景,通过描绘山间飞瀑和海中潮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诗中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奇观的钦佩,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借助瀑布和潮水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山头飞瀑和海中潮涌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表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瀑布飞泻而下,潮涌滚滚而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诗中使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通过瀑布和潮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此理谁能问泬寥”,表明这样壮丽的自然景象超出了人类的理解和探究,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诗人以此来表达对宇宙奥秘的思索,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瀑布和潮水象征着宇宙的力量和变化,而人类只能在其中感受和领悟,却无法完全理解其内涵。
最后两句“秖恐分流从月窟,桂香无限到西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美的追求和诗人对美的向往。月窟和西桥都是诗人想象中的理想之地,而桂香象征着美好的气息和祥和的境界。诗人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传播和延续,让美的存在无限延伸。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知。整首诗气势恢宏,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僧句多枯槁,舟公锦绣堆。如何涉吾地,咄咄逼人来。
因花不作等閒来,屐印苔纹酒便回。明日窗前追昨梦,似逢姑射不逢梅。
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
金微未壮长,火老尚余烬,可怜茅舍翁,瞑目困藉躏。萧萧得一雨,天气颇清润,岂惟爽襟灵,亦足祛疾疢。浮生日月驶,老死才一瞬。圣贤邈不嗣,利欲以身徇。孰能痛澡雪,此道庶少进。闭门君但学,妙理天岂吝。
宁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