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破冢二首》

残椁穿来欲几春,萧萧长草没骐驎。
墦间或有樵苏客,未必他年醉饱人。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破冢二首》
作者:王安石(宋代)

破冢穿来欲几春,
萧萧长草没骐驎。
墦间或有樵苏客,
未必他年醉饱人。

中文译文:
破开坟墓的草遮盖,已经过去了多少春天,
荒凉的景象中,长满了凄凉的草,掩埋了宝马。
在荒野间或许会有一些砍柴的和道士,
但未必能在未来享受酒宴与美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以表达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思考。诗中的"破冢"象征着逝去的岁月和逝去的人们,作者意欲破开草遮盖的冢墓,触摸和追寻历史的痕迹。"欲几春"表达了时间的长久流逝,已经过去了多少个春天,岁月不可逆转。"萧萧长草没骐驎"形容了荒芜景象,长满草木的原野掩埋了昔日的辉煌和壮美。

诗中提到"墦间或有樵苏客",意味着即便在这样荒凉的地方,也许还有些砍柴的人或者道士,暗示着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依然在辛勤劳作、追求修行。然而,最后两句"未必他年醉饱人"传达出一种无常和不确定性,表示即便有人在此地辛勤努力,也不能保证他们未来能够享受丰富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主题,通过描绘荒凉景象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无情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对人生命运的深沉思考,使诗歌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引发读者对于时光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 《次韵四首寄德基兼呈侍郎公》

    溪流暴雨涨江同,咫尺西邻信不通。衰朽怕看青镜里,笑谈犹近翠屏中。侍郎客到无苛礼,教授诗来有古风。五载皇皇无税驾,我途正似阮生穷。

  • 《雪後寻梅》

    去年看梅南溪北,月作主人梅作客。今年看梅荆溪西,玉为风骨雪为衣。腊前欲雪竟未雪,梅花不惯人间热。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缟裙夜诉玉皇殿,乞得天花来作伴。三更滕六驾海神,先遣东风吹玉尘。梅仙晓沐银浦水,冰肤别放瑶林春。诗人莫作雪前看,雪後精神添一半。

  • 《真定舞》

    紫袖当棚雪鬓凋,曾随广乐奏云韶。老来未忍耆婆舞,犹倚黄钟衮六么。

  • 《上己三首》

    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秋千日暮人归尽,只有春风弄彩旗。

  • 《真首座写真求赞》

    觉海元澄,性天廓平。耳眼空更远,息气细而清。露寒斗湿,秋淡河横。丛林底去就,百草头光明。蛾眉之月兮三千刹海,羊角之风兮九万霄程。肚皮参饱,肝胆老成。挥斤容易甚,器受太难生。为你一斲鼻垩,从教四望人惊。

  • 《蜡梅二首》

    白璧黄金取意裁,极知变态自江梅。风流一样香仍好,共趁春前腊后开。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