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破釜》

有一破釜多故旧,掉向空房不照顾。
上面{左土右孛}土尘埃生。
两璺到耳连底透。
叫得将来锢露人,拈得与他交觑部。
羊皮鞴袋扇风急,旋去炉上炼金汗。
烹向破釜竅眼中,锢露骨还如旧日。
釜有□□人有病,人病还同斧有紊。
破釜锢露上依然。
人□□□枉丧命。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破釜》是宋代邵雍所作,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破釜多故旧,掉向空房不照顾。
上面{左土右孛}土尘埃生。
两璺到耳连底透。
叫得将来锢露人,拈得与他交觑部。
羊皮鞴袋扇风急,旋去炉上炼金汗。
烹向破釜竅眼中,锢露骨还如旧日。
釜有□□人有病,人病还同斧有紊。
破釜锢露上依然。
人□□□枉丧命。

中文译文:
有一个破旧的釜子,扔在空房里不受照顾。
上面的土尘埃左边有土字,右边有孛字。
两个裂口延伸到底部,通透至耳边。
叫来困住露水的人,拿来与他交谈。
羊皮鞴袋急速扇风,将炉上炼金的汗水旋飞。
倒灌入破釜的孔眼中,困住露水的骨头仍如往日。
釜子有□□之人有病,人的病与斧子有紊乱。
破釜上的困住露水依然存在。
人□□□枉然丧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破釜和其中的露水,抒发了一种寓意深远的哲理。破釜象征着人的身体或生命,而露水则象征着人的精神或灵魂。诗中的土字和孛字暗示着人的本质和命运。破釜上的土尘埃象征着尘世的纷扰和俗务的困扰。

诗中的破釜和露水被用作隐喻,表达了人生无常、人事无常的哲理。破釜的裂口和孔眼象征着人的弱点和脆弱性,而困住露水的人则暗示人在世间的束缚和困扰。诗中的羊皮鞴袋扇风和炉上炼金的汗水旋飞,表现了人在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利禄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最后两句中的釜子有□□之人有病,人的病与斧子有紊乱,展示了人的内心的矛盾和纷乱。破釜上的困住露水依然存在,表示无论人的境遇如何,他们内心的困扰和困境依然存在,生活的矛盾和人性的弱点难以摆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破釜和露水的描写,寓意深远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人性的弱点,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它呈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引发读者对生命、命运和人性的思考。

  • 《古风·其五十九》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 《减字木兰花》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树下。此夜江边。月暗长堤柳暗船。故人何处。带我离愁江外去。来岁花前。又是今年忆去年。

  • 《酬李躔侍御》

    此去非关兴,君行不当游。无因两处马,共饮一溪流。

  • 《途中除夜》

    南北浮萍迹,年华又暗催。残灯和腊尽,晓角带春来。鬓欲渐侵雪,心仍未肯灰。金门旧知己,谁为脱尘埃?

  • 《晚蝉》

    深藏高柳背斜晖,能轸孤愁减昔围。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 《公之还》

    公之还,谓常还兮,独不谓公害。著儒冠,学其籋矣,于圣这关。仁其簉矣,于鼂之耑。孰驱我牡,兀淛之湍。孰驾我熊,兀桂之岏。交中互外,迭来更繁。壹心苦力,几暑且寒。于何景远,于此怀安。四三皇王,效何当完。九八元凯,志若为阑。斯梦斯环兮,隮我阊阖之间兮。公之还,谓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