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
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
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作品评述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独步人何在?
嵩阳有故楼。
岁寒问耆旧,
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
沮漳东会流。
客中遇知己,
无复越乡忧。

中文译文:
独自行走的人在哪里?
嵩阳楼依然存在。
岁寒时节询问长者,
行走的县城拥有众多的诸侯。
茫茫林莽向北延伸,
沮漳河水向东汇流。
在客中遇到知己,
不再有离乡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述了他陪同张丞相登上嵩阳楼的情景,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独步行走,探问身边是否还有同样独自行走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人际关系的思考和孤独感的表达。

接着,诗人提到嵩阳楼,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楼阁,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传承。

随后,诗人描述了岁寒时节询问耆旧的情景,表达了对长者智慧和经验的尊重和渴望。行走的县城拥有众多的诸侯,显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权力的集中。

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北方茫茫的林莽和东流的河水,给人一种广阔宏大的景象。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自然景观中寻找安慰和启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知己的喜悦,不再有离乡的忧愁。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他的人际关系中寻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安慰。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际关系,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展示了对友情、人际交往和内心追求的思考和渴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 《胡郎中挽章》

    鸡窗同隶习,雁塔独飞翔。荐牍盈丹戾,封章列皂囊。锦衣荣梓里,符竹耀江乡。三迳方谋适,琴尊忽破亡。

  • 《长相思》

    酒孤斟。客孤吟。戏马台荒露草深。英雄何处寻。爱登临。莫登临。定是愁来关客心。暮天烟水沈。

  • 《缘识》

    故无形像显教寻,隐秘踪由自古今。妙法不传经上字,玄门消息罔知深。

  • 《十离诗·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 《寿春郡王阁春帖子》

    异表英奇非世出,惠心通敏尽生知。更当淑景承慈煦,永奉嘉祥茂本枝。

  • 《悼阿驹七首》

    富贵威权得自由,收融二子杀杨修。闲人于物无恩怨,那得仓舒只麽休。

版权所有©学知识网词语词典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